在我三年的出版编辑生涯里,做了几本印象深刻的书。
其中最有感情的,要数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个故事,一直放在我的枕边,解答过我许多问题,给过我很多伤感和力量。
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正在大城市里为了梦想奋力前行的年轻人,或许,我们都能从盖茨比身上,看到自己的某个侧面。
1922年,美国历史上的爵士时代。
一个年轻人跟着淘金热潮,来到美国新兴的城市。
这里到处都奏响着爵士乐,人们都在谈论股票,金融和美国经济腾飞。
年轻人也被感染,努力追求自己的美国梦。
却认识了一个神秘的富豪,他叫盖茨比。
他拥有一座豪宅,接连五年,几乎夜夜笙歌,宴请宾客。
但这些宾客,却大多数都没有见过盖茨比。
每当人们在欢宴的时候,盖茨比总是置身事外,似乎这一切根本跟他没有关系。
他更心醉神迷的是,河对岸的一盏绿灯。
年轻人带着好奇和崇拜,终于发现了盖茨比内心深处的秘密。
原来,当他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深爱过一个叫黛熙的女子,却因为贫穷没能在一起。
盖茨比随即参了军,但等到战争结束,盖茨比积累了足够的财富,黛熙却已经嫁入了豪门。但盖茨比坚信,他和黛熙的感情从未变过。
而他之所以毫无理由地大宴宾客,只是为了有一天,黛熙能顺理成章地来家里坐坐。
而年轻人也见证了,黛熙从来没有给予盖茨比同样的爱。
最终,盖茨比怀揣着希望,被黛熙的丈夫,汤姆,设计谋杀。
欢宴,豪宅,连同他执念一般的爱情,都幻灭了。
盖茨比在某些层面上,是菲兹杰拉德对过去和当下生活的自比,更玄妙的是,盖茨比的结局,又成为了菲兹杰拉德命运的某种预言。
作家写作,讲故事,塑造人物,总是会代入自己的影子。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候,脑海中有时候甚至会把作者和人物当成同一个人。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个“幻灭”的故事。
男人大抵对初恋无法忘情。
但在人生漫漫长途中,大多数人都会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毕竟“求而不得”很苦,求索的路上看不到希望就更苦。
黛熙在盖茨比生命中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了爱情本身。
黛熙是盖茨比生命中指引方向灯塔,是无数个对人生失望夜晚的绿灯,甚至是一根救命稻草。
盖茨比在黛熙这个图腾般存在的支撑下,终究是在爵士时代发家致富。
他带着财富回到魂牵梦萦的地方,建了别墅,连续五年大宴宾客,自己却从来都是形单影只,目的竟然只是为了那个已经对自己陌生的旧爱,来家里坐坐。
在黛熙面前,盖茨比又变回了当年那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
他紧张,担心,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这个穷小子实际上住在每一个男人的心里。
面对你无比珍视的姑娘,不管你现在已经取得了什么成就,一瞬间你就会回到过去,重新变成那个穷小子,你会变得胆小,不安,希望讨她欢心,而她又总是变化无常,捉摸不定的。
这让你痛苦,又让你欣喜。
盖茨比从穷小子变成了出手阔绰的富豪,对他来说,只是对黛熙表达爱意的方式变了,但这颗真心却从来没有变过。
他费尽心力地想要挽回旧爱,他甚至执念一般地认为,我回来了,而你的心仍旧跟我离开的时候一样。
但随即而来的,是幻灭。
盖茨比没有变,但是对不起,黛熙已经变了。
没有谁会一直等在原地。
我初读这个故事,在盖茨比被枪杀之后,我一度无法原谅黛熙,我觉得黛熙曾经爱过盖茨比,但后来就不爱了,就如同大多数走向幻灭的爱情一样,爱情的消失是我们自己妥协的结果。
害死盖茨比的,不是黛熙的丈夫汤姆,不是那个头脑简单的枪手,而是黛熙的懦弱,黛熙对盖茨比爱情的背叛。
多年以后,再读,我原谅黛熙了。
黛熙实际上无非是个可怜人,她此后的人生里,都要承担这个魔障:我害死了这世间最爱我的男人。这世间最爱我的男人,已经因我而死了。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论她能不能觉醒,失去了这样一份盖茨比式的爱,都是一种悲哀。
悲观一点想,盖茨比其实是死于自己对于爱的执迷不悟。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大概就是,你愿意为了她背天逆命,而她却希望选择触手可及的生活。
黛熙已经无法接受盖茨比了。
黛熙对盖茨比的爱,某种程度上,终结于多年前盖茨比离开的那天。
这是个死局。
盖茨比以身殉了自己的爱情。
至少对于盖茨比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好在哪里,已经有很多讨论。
有人从历史背景考据,写出了爵士时代的市井人情。
有人说,这个故事实际上讲述了美国梦的幻灭,是对物质极大丰盈,而人类的精神却不断匮乏的反思之作。
但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美好又残酷的爱情故事来看。
它讲述一个痴情的男人,为了寻回旧爱,而做出的种种注定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几乎是毫无意义地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想着不断向前,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倒回到过去。
即便是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终究换不回一个结果,但这仍旧不妨碍盖茨比奋力向前。
这就是盖茨比伟大的地方。
这同样也是人生的意义——
能到彼岸,皆大欢喜。
到不了彼岸,我活过,爱过。
现实生活中的菲兹杰拉德,也被人指着鼻子说过“穷小子永远别想娶富千金”。
后来,这位才华横溢,长相帅气的绅士,终于靠写作挣到了钱,过上了爵士时代纸醉金迷的生活,欢喜,挥霍,随即而来的,又是幻灭。
他心爱的妻子发了疯,最终死于精神病院。
他自己落魄地离开人世,没有人来参加他的葬礼,旁观者说,这个婊子养的真他妈可怜。
好在,他活着的时候,似乎就预见到了这一点,用《了不起的盖茨比》给自己写下了一曲挽歌,甚至自己夸了自己。
“老兄,他们都是烂人,他们全部加起来也不如你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