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会说的词。但什么才是“做自己”?
1.当你能觉察自己的内在需要时
有些人会认为做自己,就是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别人,是自私。
其实,“做自己”并不是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一定程度的“讨好”甚至能让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我。
有次跟女儿视频聊天,她突然说“我感觉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噼里啪啦一阵举例分析,她觉察到有时会为了让别人开心去说一些她并不想说的话。
满足自己跟满足他人也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
举个例子,一个想让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本身就有一定“满足他人”的需要。当他做出“在你看来是讨好的行为”时,他的内心可能会收获一种满足感。
发自内心地满足别人,也是一种“做自己”。
“做自己”,准确说法是“做真实的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做自己”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内在意识和需求。一个人只有根据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外界的评判标准)做出行为,才叫“做自己”。
也意味着在看到他人的需要之前,我们首先要看到自己的需要,这样“先己后人”的排序,其实就是“做自己”。
判断回应外界需求的行为是“做自己”还是“讨好”,关键还是要回到内心的意愿。
如果你本身就喜欢帮助别人并乐在其中,帮忙其实就是“做自己”;明明心里不乐意,但觉得不能拒绝别人答应帮忙,这才是“讨好”。
2.“做自己”,有稳定的内心秩序
有一种对“做自己”的误解是:
认为做自己就是叛逆、反抗,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我就要跟你对着干,这样才是做自己。
但这样的“做自己”,很可能会变成“为了反抗而反抗”,反而偏离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
研究发现,当他人以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方式表达要求时,被要求者会感到边界被侵犯,觉得个人的自由受到了威胁,这会让一个人产生抵触情绪,并倾向于做出跟要求完全相反的行为。
一个人能够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好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不违心,这是“做自己”的一个重要部分。
做自己不是“你让我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管跟你要求的是否一样”。
这种能力,依然建立在你对自我需要的觉察之上。
3.“做自己”,一个有利于展示真实自我的环境
有人把“做自己”理解为特立独行、只靠自己,觉得做自己就不能依赖别人。
独立自主当然没有错,但一个人要真正地“做自己”,不能没有“别人”——或者说,一个有利于你展示真实自我的环境。
为什么一个外在表现很优秀但自我价值低的人,越因为“优秀”被他人喜欢,越会有类似“冒充者”的感受,甚至想要逃离关系。
我们常常把“做自己”作为一个口号,但其实真正的“做自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意味着,一个人既能跟他人有清晰的边界,又能保持一定的弹性;不急着反抗,而是始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坚持践行自我;既独立,也懂得寻找滋养自己的环境,更舒展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