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的“风流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薛涛经历了十一任节度使,这些人中有很多人后来做了宰相。跟薛涛发生关联的没有任职西川节度使经历的其他人物,也有许多人做过宰相,比如跟她关系最密切的元稹。
我们无法完全弄清楚她跟这些宰相们的关系,虽然关于薛涛的爱情故事充斥着各种文化平台,但很多都是古今读书人附会风流的臆想。
我们本文只提及四个宰相:韦皋、武元衡、李德裕、元稹。韦皋没有出任过实职宰相,但他挂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被称为“使相”(晚唐时期,为了笼络专横跋扈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
薛涛跟这四人的关系,我们简单概括为:
跟韦皋——问世间情为何物?
跟武元衡——笑掩微妆入梦来。
跟李德裕——一片冰心在玉壶。
跟元稹——爱上不该爱的人。
薛涛薛涛生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 , 卒于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关于薛涛的生卒年,有种种说法,我们取常见说法)。中唐末期长安人。正当十六岁的妙龄, 以诗闻外, 镇蜀的西川节度使韦皋召令侍酒赋诗, 因而入乐藉, 为营妓。据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元费著《笺纸谱》记述,韦皋赏识薛涛的过人才华, 曾有拟奏请授涛校书郎之说。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质疑。但我们从薛涛诗文发现,至少,韦皋把薛涛纳入幕府, 成了为韦皋管理文书, 接待宾客的“女秘书”。
薛涛在韦皋身边,大致上有三个阶段: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薛涛父亲早死,母孀居。她早年的生活困境可想而知。一旦步入节度使大衙,肯定是广厦华宇,锦绣绫罗,朝朝华宴,夜夜笙歌,再加上自己非凡才貌,节度使大人身边红人的身份,那些冠冕衣裘的达官贵人,无不投来爱慕仰望的眼神。在这样的氛围中,薛涛尽情享受着种种荣光,恣意挥洒着如花似玉的年华。这应该是薛涛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二.专宠专荣便飘然。
在这样的氛围中,薛涛可能渐渐有些飘飘然,可能有些恣意妄为。于是,就有了“罚边”的经历。
相关此事有两说,何光远《鉴诫录》谓之“薛涛每承连帅宠爱,或相唱和,出入车舆,诗达四方。唐衔命使臣每到蜀,求见涛者甚众。而涛性也狂逸,遗金帛往往受之”。也就是说,薛涛因为韦皋的宠爱而“狂逸”,与官员、文人们的交往中有令韦皋“吃醋”的地方,且官员、文人们送她的金帛又私“收纳之”。故受到韦皋的处罚。
《全唐诗》编者注薛涛《犬离主》诗说:“涛因醉争令掷注子,误伤相公犹子去幕,故云。”
不管是因为“狂逸”、“受纳金帛”,还是因恃宠,醉后因行酒令误伤韦皋的侄子,对“西川霸主”来说,都不能容忍。盛怒之下,韦皋将薛涛罚往紧邻松州的边防军营。
后来,薛涛写了《十离诗》向韦皋苦苦哀求,才免去了自己的边疆劳役之苦。
三.席散曲终两茫然。
永贞元年(805),在镇蜀21年之后,韦皋暴卒。就像多年前他突然降临到薛涛的生活中,现在他又突然抽身离去,此时,薛涛35岁。从16岁到35岁,二十年的葱茏岁月,从少女到成熟,从不谙世事到历经沧桑,韦皋究竟给予她的人生怎样的影响,需要漫长的光阴,需要在无数个夜晚中的辗转反侧,来细细回味。
但有一点,薛涛会明白,他们之间或许根本没有爱情:韦皋给了自己一切,而自己能报答的,只有自己的身体。或许有过缠绵,或许有过激情,或许有过甜言蜜语,或许她曾经的少女的心有过荡漾,但薛涛总觉得,是自己亏欠他的,她对他只是敬畏,只是报恩。她和他之间隔着重重纱帐。或许,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横卧在韦皋枕边的薛涛被他如雷的鼾声惊醒,趁着撩人的月色,她仰起脸,暗暗端详这个男人的脸,如起起伏伏的沟壑一样密布在他脸上的皱纹,会惊的薛涛骨节战栗,她会觉得,他是那么的近,却又是那么的远,远的就像是乍然相逢,远的就像从未相识。
她来的时候太年轻,刚刚十六岁,懵懵懂懂,涉世未深;她来的时候太卑微,虽然现在在这个人眼里她依然卑微,她无法走进这个男人的心中,这个男人,把她捂在掌心细细端详的时候,她看见他的眼神,跟他端详那只养在笼中的孔雀时的眼神一样,快乐、慈祥、但空空洞洞。
情为何物?天知道!
武元衡807年--814年期间治蜀。跟韦皋不同,武元衡博览群书,长于诗文,而且神貌俊朗,风神洒脱淡雅。他这种文人气质似乎特别适合薛涛。
所以薛涛似乎对武元衡的到来抱有巨大的期待。
武元衡行至广元江陵江畔,眼里所见蜀地风光令他精神一震,便忍不住挥毫写下《嘉陵江驿诗》:
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
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薛涛读到此诗,立即唱和了一首《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献给武元衡:
蜀门西更上青天,强为公歌蜀国弦。
卓氏长卿称士女,锦江玉垒献山川。
到了成都,武元衡确实没有亏待薛涛。
关于“女校书”,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有另外的记载:“工为诗,当时人多酬赠, 武元衡奏请为校书郎”。
元和三年(808),在武元衡的帮助下,薛涛成功脱籍。薛涛离开幕府,搬到成都浣花溪畔。
三年后,武元衡镇蜀取得了“上下完美,蛮夷怀归”治绩。幕府举行酒宴,庆祝新任川主的功勋。
薛涛又献了一首诗献诗《上川主武元衡相国》:
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
因令朗月当庭燎,不使珠帘下玉钩。
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
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
但表面上你来我往的火热,掩盖不了二人私人关系的冷清。第一,这两次诗歌来往,都是薛涛主动出击,鲜见武元衡的回应;第二,这两首诗都是官样文章,说的都是台面上的话,没有涉及私人话题。
那么,武元衡究竟有没可能对薛涛“上下其手”,本人倾向于否定的答案。
虽然,武元衡是世家公子出身,确实风流蕴藉。我们在上文抄录过两首被后人强行栽到薛涛头上的诗,《同幕府夜宴惜花》:“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锦城春。莫愁红艳风前散,自有青蛾镜里人。”《赠歌人》:“仙歌静转玉箫催,疑是流莺禁苑来。他日相思梦巫峡,莫教云雨晦阳台。”
我们再抄录两首也是被栽到薛涛头上的诗。
其一,《听歌》: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其二,《赠道者》: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我们看到,武相国武大人在日理万机之余,酷爱听歌赏曲赏佳人,对女性的歌声、女性的美貌,有着特殊的贪恋和爱好。但武大人有个特点:给银钱可以,到我的梦里玩玩可以。
到床上?不太合适吧?
对薛涛张开的怀抱,武元衡似乎也是欲罢不能,欲说还羞,推推拖拖,遮遮掩掩。
不是不敢,重任在肩。
一般由宰相外放节度使,都是因为差失被赶出朝廷。但武元衡不是,他是宰相,但因为此前韦皋死,继任者刘辟作乱,高崇文平定叛乱之后弄得四川民怨沸腾,朝廷为了收拾乱摊子,才派他来治蜀。
同时,河北叛镇如烈焰滚滚,廓清四海,重整河山,还要靠他们几个来完成。所以,他肩上扛着天下苍生,扛着负朝廷重任。
肩负重任难道就不能有声色之娱?
但眼前的薛涛,造次不得。
天下人都知道,薛涛跟着韦皋,类似于“侍妾”。一个前任节度使,而且是名满天下,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的国之柱石,他老人就留下的一草一木,都是供后人瞻仰的遗迹,何况一个侍奉过他的大活人!
他不敢冒犯韦皋的在天之灵,他害怕天下人的口水把他淹死,顺带把大唐的气数埋葬。
武元衡很清醒!所以,侬有情,哥有意,到梦里耍耍要得地。
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出镇成都。
其时,着女冠服、退隐吟诗楼的薛涛,已经声名远播,蜚声中唐文学圈,同所有一样,李德裕进蜀前必定早就听说薛涛,又素闻薛涛爱花,所以很自然的,李德裕从自己的平泉山庄带来几株棠梨花,赠给薛涛,作为见面礼。这就是海棠。薛涛写诗《棠梨花和李太尉》,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吴均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
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诗歌首联借吴均典故,记述李德裕从平泉山庄带花给她一事,也含蓄恭维了李德裕的文学才华。得到海棠花的幼苗,正值春雨绵绵的时节,择日栽种,经过精心培植,海棠花花开时“浅深红腻压繁枝”的盛景是指日可待的,到那时,本该黄昏归林的疲倦的鸟儿们,恐怕也舍不得离去,在此流连忘返呢。
我本人觉得,李德裕送花,表达的是对一个诗人的敬意,是对一位服务过西川官场的“编外老公务员”的感激。
薛涛此时,已经年逾花甲,四十三岁的李德裕跟她比,应该是“小字辈”了。所以,单从这点来说,两人的交往应该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