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一碗蕈油面【原创】

很久没有去常熟虞山了,今天星期六休息,虽然还有点清冷,但天气不错,早春的太阳也早早就起来了,似乎在唤醒融入春天气息的欲望,确实是该出去走走了,整个春节到现在几乎一直窝在家里,除了上班。想来想去,有点馋兴福寺的那碗蕈油面了,尽管有点远,还是决定前往。

前段时间好像哪里看到,227省道高架通车了,到常熟又多了一条快速通道,心里就想着今天走走这条路看看,反正也不急着赶路。其实走高速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导航一直在友情提示,你已偏航。

一路前行,新的高架车少通畅,觉得自己是知道这条路通车的少数人之一,还一直抱怨导航更新的没我及时,每到个路口都要让我转弯或者调头。就在我得意了过半路程的时候,不得不选择了转弯,因为前方还在施工。不过也蛮好,这下走的似乎是乡间小路,两旁是绿油油的麦苗,久违的田野味道,透过车窗扑面而来,仿佛行进在春的歌谣里,穿越一段盎然的时光。

走没有走过的路,自然有一种新鲜感,也难免有点自我得意。不过反思一下,不是导航更新不及时,而是自己更新的太快了;还有就是,消息仅仅只是消息,没有经过亲身验证是不可靠的,也许是发布信息的人太心急、太激动了。

走过春天的原野,穿过拥挤的街区,到达虞山脚下的兴福寺,差不多正好正午时分,选了一张露天餐桌,叫了一碗期盼已久的蕈油面,在阳光下感受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味道,是那么鲜美,仿若啜饮嫩绿上的朝露,亦如咀嚼春天里的芳馨。

蕈油面应该要数兴福寺这里的最为正宗吧,不但常熟本地人,就连苏州甚至更远地方的人也都知道。之所以这么有名气,一是只有常熟这里有,二是蕈油的制作比较考究,据说是选用产自虞山的几种珍希的树上生长的菌类,用上等菜油、传统工艺、配方烧制出来的,三是兴福寺本就是一个祈福宝地,依山而据,环境优美,所以来这里吃一碗蕈油面,也就自然而然了。也的确如此,吃过一次之后,还会来第二次,还会带更多的人来,来品尝蕈油面的美味,来观摩如此这么大规模的面馆,来感受室内、室外如此壮观的吃面场景的氛围,来呼吸带不走的山林的气息,有缘的话,还可以为自己、亲人求安祈福。

原本吃了蕈油面要去爬一爬山、再次问顶虞山的,山虽不高,景色优美,尤其是当下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只是想还是留点遗憾在这里,让未来不久的某一天来弥补,于是没有往高处走,而选择了去虞山南面的尚湖,在那里,既可以领略湖面的广阔、岸柳的轻拂,又能远望虞山的身姿,还能选一家湖堤茶社,慢慢品茶,静静地遐想,想那虞山映在湖里的故事。

兴福禅寺

兴福老面馆

阳光下的餐桌

一碗蕈油面

尚湖

2021年3月13日记于尚湖拂水堤望虞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应志刚 说来也是怪,似我这般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家伙,每到常熟,竟一早就自觉醒了。 原因很奇葩,为了赶早去虞山脚下...
    文艺范流氓阅读 2,578评论 0 0
  • 兴福寺守在常熟虞山北麓一处浅浅的山谷里,斜旁即有上山的小路。庙前庭院并不开阔,庙里中路每一座殿堂也...
    迷瞳夭夭阅读 2,271评论 0 0
  • 苏州的早晨,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头汤面开始的。 金黄色的汤底,上面铺着常熟虞山脚下特有的野生菌——蕈,还有碧绿的青菜...
    怿蓝阅读 4,930评论 13 14
  • 一眨眼,八天假期就这么没了,明天开始恢复正常。 乘今天去参加常熟老同学女儿的婚礼,应常熟老朋友的邀请,提前去常熟虞...
    自以为是的阿潘阅读 4,746评论 6 16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9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