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
摘自图书:《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下边我们来深入讨论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区别。滞后性指标是对你想要达到结果的衡量指标,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滞后性指标,是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数据之时,所有事情都已经发生得到结果了,所以这些指标就总是滞后的。最重要目标中的,到某个时间,从X提升到Y,就是一个滞后性指标,但是最重要目标并非现实世界中唯一的滞后性指标。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事务中充满了无数的滞后性指标,比如说收益率、支付能力、库存数量、住院率、资产利用率等等。
引领性指标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预告结果。引领性指标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引领性指标具有预见性。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二,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团队所影响,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领性指标发生变化。
I标签
【WHAT】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区别:滞后性指标用于衡量目标是否达成,滞后性指标是可量化,是不可控的,是不可预见的;引领性指标是可以受到控制的,是可预见的,同时引领性指标是目标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节点,控制引领性指标最终会影响到滞后性指标。
【WHY】当我们想要完成某一件事,或者是达成某一个目标时,需要制定一个滞后性指标,这滞后性指标标准是可衡量的,可量化的,不可变的,类似于学生在考试中所追求的分数一样,利用这样一个准确的指标用于衡量目标是否达成,让最终目标在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模糊的边界,也不是凭借个人感觉来判断目标是否达成,同时也能指引在目标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行动和计划,这样一个滞后性指标往往是庞大的,无法在一两天甚至是一两周之内完成,因此根据滞后性指标定制出一系列的引领性指标,引领性指标也是可衡量的,可量化的,可变的,引领性指标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起到一个里程碑作用,用于标示当前目标完成的百分比,我们不断完成一个个引领性指标,最终实现目标,即最终通过滞后性指标来衡量目标是否完成,同时在完成引领性指标过程中,还需要反思当前引领性指标是否合理,是否超出能力范围,能否对最终目标起到一个推进作用,需要合理的制定引领性指标。
【WHO】当需要制定一些长远目标的人,就需要制定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比如高考中想要考到某所学校的学生,想要三个月之内需要减肥的职场办公人员,就需要制定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WHEN/WHERE】当想要立一个FLAG时,比如三个月之内要减肥,且目标实现时间周期很长,需要三四周以上的的时候,就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可衡量的滞后性指标,引领性指标制定相对灵活,且引领性指标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能不断调整和改变,可以一天制定一个引领性指标,也能在上一个引领性指标达成或者是未达成之后重新执行引领性指标,保证引领性指标推动目标的执行。
【HOW】那我们如何具体的制定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在此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还是举一之内个想要在三个月之内减肥的例子,比如当前月份是3月,三个月之内要减肥成功。
(1)确定一个滞后性指标。当前时间时间是三月1号,那么三个月之内想要减肥成功,确定了一个时间标准,即6月1好做为一个判断目标是否完成时间;减肥成功是一个抽象概念,具体怎么养算是一个减肥成功,比如当前体重是160斤,想要减到130算是成功,那么130斤体重就作为一个判断数值,因此我们最终确定出来的滞后性指标就是:在6月1号当天,体重<=130斤就算是减肥成功
(2)拆解滞后性指标,制定引领性指标。引领性指标相对灵活,并且是可控制的,因此,比如我们可以制定三月1号到四月1号之间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我们每天早上只吃一个粗粮食物,比如红薯,中午只吃单人减脂套餐,晚上只吃一个水果和蔬菜,不吃宵夜,这样每一天列出的目标就是一个引领性指标
(3)分析原因,评估结果,重置引领性目标。当在4月结束之后,吃了一个月“草”之后称体重,体重下降到150斤,认为这样引领性指标远远不能达到减肥成功的标准,分析原因,这一个月之内虽然没有吃别的东西,同事聚餐也不去,也不吃宵夜,但是体重下降缓慢是因为缺少运行,因此修改引领性计划,在计划中添加每日运动跑步30分钟,当新的引领性指标完成之后,再去分析和重置更加有效的引领性指标。
A便签:
A1便签:激活经验,面向过去
【经历】我之前有个想法是一个月之内完成两本专业理论书籍的学习,第一天我早上5点就起来看书,看了3章左右,我感觉自己很有效率,那时候心里就想每天看3章这本书就能看完,于是我第二天还是5点起来看书,但是只看了两章,心里想着还是能跟着心里预期的进度走着,但是我三天因为太困了就放弃了早起看书,这样之后我就放弃了这个目标。
【反思】在这段失败的经历中,我一是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可衡量的滞后性指标,只是心中有一个大概的目标,一个月具体的时间到什么时候,我怎么样才能算是看完两本专业书籍,也没有这样明确的目标,同时在每天读书过程中也是随着自己的心意来阅读,第一天看三章,第二天看两章,第三天就不看了,没有制定阶段性指标去推进目标执行,同时也缺少反思和补救计划,第三天不看,那我需要在周末的时候补上这一部分内容这样的补救计划。
A2便签:规划应用,指向未来
【目标】为了让我自己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我计划将在30之内完成两本专业书籍的学习。
【行动】(1)确定一个明确的滞后性指标:从2月19号开始到3月28号时间30天之内完成《重构》和《设计模式》这两本专业书籍的学习,并最终完成两幅思维导图。
(2)制定引领性指标:每天早上我要5点起来,阅读2-3章内容,同时每天完成1-300字的总结,在阅读记录卡上记录上总结和阅读起始时间,在每周周六时间早上进行一次阅读卡总结(总结阅读材料思路和大纲内容)为绘制思维导图做准备,保证每天有阅读量。
(3)把控引领性指标:如果一天阅读量不够,或者是无法完成三章的阅读,那么需要在周末时间补齐缺少的阅读章节,这样保证阅读计划能不断执行,如果周六没有进行总结,那么在周天一定要进行总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