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你根本不爱我”时,天知道,作为家长的我们心都碎了。大多数中国家长努力奋斗,原因之一一定是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为此,他们牺牲休息时间去单位加班,他们降低自己的物质水平满足孩子的需求,但万万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先不说为了孩子会觉察不到家长的爱(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之前的章节由做过论述),单就听到这句话,不同家长会做出不同回应。
第一种:自我反省型。我是不是做了很多伤害孩子的事情,我是个不称职的家长。进而内疚、愧疚、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指责型。你有什么权利这么说,你知道我为了付出了多少吗?我的一切都给了你,你这孩子太不懂体谅家长了。进而感到愤怒。
第三种:了解自我型。体察自己,能感觉到因为孩子的话自己受到了伤害,进而想到其他一些类似的事情,自己内心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感受。
第四种:链接型。用心体察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问自己孩子说这句话究竟是希望得到什么支持。他们可能是因为想得到我的关注才说了相反的话。
四种类型,反应了我们在面对批评或质疑时的不同表现。
评批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一个孩子说“你从来不理解我”,他实际是渴望被理解;如果一个孩子说“你从来没有爱我”,他实际是渴望被爱或被关注;如果一个孩子说“你只喜欢工作”,他实际渴望父母花更多的时间陪伴。
但是如果家长的反应是自我反省型或是指责型,那很难与孩子建立真正的链接。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但是如果是鼓励引导孩子说出需求,很大程度上我们会对他们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而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情绪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