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教学评一致性这一章,读懂了倡导教学评设计的背后原因,也看到了教学评设计的具体做法。新课标下,教学评全部指向目标,全部对标核心素养。很紧凑,很聚焦。逆向设计三步走,共享目标素养有。
一、教学评一致性设计的三个步骤
教学评一致性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的一种学习路径。要落地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理念。需要考虑三方面的要素。首先,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其次,开发匹配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最后,安排嵌入评价任务的教学活动。
具体到一节课的设计,又是如何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呢?一节课目标的建立要放在单元目标里,单元目标的确立,要放在学习目标里。具体到一节课,要关注这一课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并把这些确定在目标里。但这些都要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就是学习任务。这是因为学习任务,匹配学习目标,并且具有评价功能。评价任务要明确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评价任务一定要清晰,可操作。这样学习任务直接对标本课的目标,任务具有评价功能。因而教学评一致性就实现了。
二、逆向设计,让教学评一致指向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逆向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马上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做是为了将评价嵌入到整个活动之中。在活动中能发挥导教、导学、导评的功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评价任务嵌入到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情境设计中,充分体验,得出结论。在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结论去解释和创造新的现象。让教学评都指向教学目标,并在活动中落地。
三、评价的整合反思,让教学评一致性落地。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基于对学情的了解,有对学习状态的预判。根据预判呈现评价任务。评价任务如何呈现?可以是语言指令和课件多媒体,这些方法的直接呈现。也可以教师示范,如果我们说不清楚的,就示范给学生看,给学生打个样,让他模仿着做。这些都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具体的课型以及老师的习惯来呈现。评价任务要丰富,要指向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的评价任务完成了,我们要进行一个采集。可以一个一个的体温采集,也可以通过表格进行整理。而在课堂中特别关注的信息有这么几类?错误信息,零碎信息,还有一种不同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构建正确的本质的结构化的信息,让素养看得见。这个整合非常重要。是感性向理性的一个提炼过程。
在获得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讨论。这节课我们是如何走过的?我们又有哪些收获?而如何走过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有何收获?是关于完整学习结果的反思与评价。把这一步完成了,学生就能跳脱出来,会看自己的学习历程。素养就沉淀在过程中。
读今天的书,对教学评一致性这样的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设计,要遵循三步走原则。教学评一致性,要进行逆向设计。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任务,评价反思,会促使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地,从而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逆向设计三步走,方法具体素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