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条: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两套教学大纲,包括教参上要求的和基于学生智力发展允许范围之内拓展性知识。我们都明白,授业是教师的任务,在工作范围内完成大纲要求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我这里所说的大纲,仅仅局限于教参和课本的要求,这一点其实是我们现在很多年轻教师都没有完全理解的。

    我貌似随意在走廊中溜达时经常会遇到某位老师边讲课边翻教参的现象,这时候我就觉得很是悲哀,所任教学科年级最基本的不就是在开年先把整段(全学年而非单学期)基本教学大纲熟知于心,并围绕其设计教学吗?除此之外,再根据孩子的智力发展、对知识感受的敏锐度设计教参之外的拓展性识记,如果能这么做那就可以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了。

    提到第二套大纲,就要看我们老师的功力有多深了:能否把握班级中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能否准确把握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能否摸准班级每个学生的心理水平,能否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动性,能否真正把培养“核心素养”融汇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这些都能驾轻就熟时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基础就是你的第二套大纲。

    仅仅拿阅读这件事来说,多少人认为它只是语文的问题,只有语文课语文老师把阅读当回事就够了,但正如书中提到的“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阅读不是目的,是要调动思维活跃度,是前奏,是铺垫,也是延伸。这不知道算不算对我们每位老师的一个提醒!

正如书中建议“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保持创造智力背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吧”思考可以创造奇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