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 ————题记
我的奶奶生于1883年(光绪九年)卒于1977年,享年九十四岁。我不知道她在娘家的名字,只知道她嫁给爷爷后人们叫她王张氏。奶奶是我七岁那年离我们而去的,奶奶的离去我们一家都很悲痛。
有些事情,虽然距离现在很遥远,但因爱得深入骨髓,所以清晰、深刻得犹如昨日一般。
我出生时奶奶已经是八十七岁高龄了,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免大襟的上衣,下身穿着很肥的裤子,裤脚用绑带扎起来,一双小脚三寸左右,因为脚小走路不稳所以总是拄着拐杖。
奶奶和爷爷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可儿子在六七岁时夭折了,奶奶又过了生育年龄,无奈之下爷爷奶奶就想守着爷爷的侄儿(我的大伯)过,我的大伯是爷爷哥哥的孩子,父母早亡,是我的爷爷奶奶养大的。那个时代是男尊女卑的,家中没有儿子是无后了,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爷爷一直在沈阳的一个银铺当掌柜的,常年不回家,奶奶带着大伯过日子,大伯长大后,爷爷奶奶给娶了妻子,听妈妈说大娘当时是坐着轿子戴着凤冠霞帔迎娶来的,当时应该很是风光的。大伯结婚后染上赌博的恶习,不久把家里的地输了一部分,又把家里的山输掉了一部分,后来给爷爷去信说家里要买马种地,爷爷把钱寄来后,大伯又输了。
世上 没有不透风的墙,奶奶知道了大伯的林林总总之事,就偷偷地求人给爷爷去信,让爷爷再娶一房,生个男丁,否则家会被大伯败光的。爷爷听取了奶奶的建议,从沈阳回来又娶了我的亲奶奶,与大伯分了家。亲奶奶嫁给爷爷后生了一儿一女,男孩就是我爸爸。
因为要挣钱养家,爷爷还是经常不在家,据说我的亲奶奶(那时我们叫她小奶奶)也常常去娘家串门儿。平时是我的大奶奶带着爸爸在家里过日子。
我的大奶奶虽然身材矮小,但为了我们老王家的香火能够得以延续,能够主动提出让爷爷纳小(爷爷奶奶的年代,有钱人家三妻四妾是正常的),懂得识大体顾大局,这不能不说奶奶的伟大!于民族历史而言,奶奶也许是微不足道,可对于老王家的历史而言,奶奶是做出突出贡献的。她虽足不出户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改变局面,使王氏一族中的分支得以保存延续下去,足见她目光的长远。
奶奶是幸福的,上面已经说过,那个年代,有钱人家男子三妻四妾是正常的,爷爷家虽不算很有钱但在当时我们村也已经是富户了。据说奶奶也是地主家的女儿,自从爷爷娶了奶奶后,就一直钟情于奶奶,纳小也是在奶奶的安排下爷爷才娶的。
爷爷在爸爸五岁那年因病去世了,之后小奶奶又嫁给了别人,爸爸和大奶奶相依为命,奶奶生在皇帝统治的时期,又经历了民国时期,最后又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旗下,一生中经历了朝代的更迭,经历了战乱之苦,奶奶的经历是丰富的,她富得起也穷得起。
我不知道爷爷挣得多大的家业,只知道我们家的土地被大伯输掉了三分之二后,土地改革时期定成分时还给我家定个中农,爸爸十五六岁时,家里还有个长工长年给我家干活,抗日战争时期不知为什么被日本人给杀害了。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奶奶把爸爸养大并不容易,爸爸成年后,给爸爸娶了妻子,也就是我的妈妈,婚后爸爸妈妈很是孝顺奶奶。
爸爸妈妈结婚是在解放后了,他们二老生了三个女儿一个男孩,一共我们兄弟姐妹四个,那时是计划经济,物资匮乏,上有奶奶要孝顺,下有我们四个孩子要养,爸爸妈妈总是很勤劳。即使是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亏着奶奶吃的,也没饿到我们。
因为当时的贫穷,爸爸妈妈怕奶奶自己舍不得吃而给我们,所以吃饭时让奶奶自己吃小灶。爸爸妈妈从来不让我们姐弟四个和奶奶一起吃饭,奶奶吃饭时我们也不许踏足东屋一步。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细粮妈妈都给奶奶吃,做饭时,妈妈总用一块纱布包一些大米放在我们大家一起吃的饭锅里,我们的高粱米饭或玉米糊煮好时,总能见妈妈用筷子从饭锅里挑出一个纱布包,打开纱布把大米饭放在碗里给奶奶送到奶奶的东屋里(农村的平房一般都是三间,中间是厨房,厨房的东边和西边各一个屋子能住人,当时我们三个女孩儿和奶奶睡在东屋,哥哥和爸爸妈妈睡在西屋)。盛好菜让奶奶先吃。给奶奶伺候完再在西屋放好桌子,我们再吃。
奶奶没有吼过我们,也从没见过爸爸妈妈和奶奶生过气。
记得我五岁那年,爸爸和姑父到长春去了一次,回来后说那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准备全家搬迁到长春去,据爸爸说在那里把房子都看好了,可一问奶奶,奶奶说故土难离啊你们想去你们去吧,我不去。爸爸一听马上打消了搬家的念头,爸爸说:“妈,您不管日子多么艰苦都没有抛弃我,我更不可能为了自己过好日子而置老妈于不顾啊,那不是人干的事儿啊,不搬了,不管怎么样,咱们一家必须在一起。”所以最终把房子退了。
在物质生活上,由于时代的影响,奶奶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在精神世界里,奶奶应该是最幸福的,年青时有丈夫的独宠,老年时有孩子的孝顺。从奶奶的一生看,奶奶是个成功的女性。虽然只有三寸金莲但却丈量了九十四年的岁月;虽大字不识但却懂得大爱无疆;虽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成长但却让自己的孙儿孙女们体会到了男女平等的爱;虽不会讲大道理,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能挺身而出,在王氏一族的传承过程中力挽狂澜。
这就是我的小脚奶奶,充满慈爱的奶奶!都说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可我的奶奶到我们这代人,已经是四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