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
李东老师金句汇总
主题:【四知】
编辑:师绽丽
1.四知:认知、感知、行知和不知,这是一个认识论。在哲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
2.毛主席的著作有篇文章叫实践论。实践论本身,其实就是认识了,最终要落入实践。
3.认识这个世界是先从感性认识开始。
4.感性认识是我们这个世界一个比较粗浅的、肤浅的一个比较表面的一个认识。
5.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开始进入抽象,进入本质。
6.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去伪存真,然后去粗取精的过程。
7.到理性认识之后,其实是对这个世界本质的一个抽象的认识,然后开始进入理论。
8.实践最终是检验我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检验得出理论,实践出真知。
9.修正之后形成新的理论,然后再实践,所以它是一个对这个世界真相的认识,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10.世界的本质我们只能是通过实践与理论循环方式来不断的去逼近它,没法是一步到位。
11.西方理论是从西方的辩证法得到的,是从那个西方的科学发展的规律总结出来,发现它对世界的真相是一个不断逼近的过程,
12.科学从古希腊时代,到牛顿时代,再到爱因斯坦时代,就是一个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13.真正知道的话,你必定带着这个心,然后行出来之后才是真正的知。
14.知和行,本身就是一体,它没法分离。
15.西方思想成长逻辑的思维、理性的思维,它是一个践悟的过程,是一步一步的递进。16.中国思维,是东方的思想,就是一个顿悟的思想,是一步到位的,所以这有本质的差别。
17.唯物辩证法是先有认知,再实践,然后实践出认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维度。
18.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都可以归结为是认知,是用头脑,做一些概念。
19.认知,是用头脑,做一些概念。是知识,理论,然后会做一些推理。
20.感性认识比较肤浅、表面化的、直觉化的一些认识;因为比较粗浅,所以往往不那么正确,深刻,比较肤浅,所以他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1.感知跟感性认识是两回事。
22.感知它是一种感应或者是一种感受,它是一个全身心的,身心灵的一个整体的一个感觉。
23.跟着感觉走,就是要重视感知。
24.中国传统哲学,像周易讲:感而遂通,就是圣人认识世界,他通过感应的方式叫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25.感应,其实就是我们修行要把它开发出来的一个能量,叫感知。
26.中国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一个本质的一个差别,就是感知。
27.行之就是实践要做出来。
28.你真正的认识一定通过做出来,通过实践来验证你是不是真的知道。
2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实践其实也是检验修身修行境界的一个唯一标准。
31.最终我们要做出来,靠结果做好,没有结果,只是在说是非常肤浅的,他是没有说服力的。
32.不知是是一种知的境界。
33.所知所行,变成一种自然,是一种无为,就是你已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能行出来,把知道的东西已经化为,叫化到自己的骨髓里去了,化到自己的血液里去了。
34.练拳叫:拳无拳、义无义,无拳无义是真义。
35.认知真正是从有形,从无到有。
36.认知,行出来之后,做出来变成一种自然。
37.认知又变变为一种无形,变成一种自然而然变成一种本能,又从有形又进入无形,从有到无的过程。
38.不知➡️知道是一个无到有的过程。
39.知➡️不知,把知的忘掉之后,完全知行合一了,进入一种自然无为的状况,➡️又是一次升华。
40.四知里的特点就是里面有一个感知,这是中国的认识世界的一个特色,通过感应感而随同。
41.好多玄妙的、神奇的东西、说不清的东西,没法通过语言、文字,理性的东西完全把它表达清楚。
42.感应是可以感应一个整体,它是身心灵一个整体的一个感应,一个感受。
编辑:师绽丽
2024年5月14日
圆顶老师金句汇总
主题:【生命的本质】
编辑:师绽丽
1.思想是对万事万物的本质结构性的把握。
2.没有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本质➡️寻找自己。
3.阴阳是循环,空间是循环。
4.本质是循环,抓住本质,稳准狠。
5.整体是循环,各自循环➡️无限的循环。
6.能势是循环,趋势化、数字化,生态化,抓住了趋势就是本质。
7.能神是循环,慈悲是循环,谦卑是循环,经典是循环,历史是循环,愿景是循环,文化是循环,
8.模式是循环,价值产生动力。
9.生命是循环,从生到死,有无的转换。
10.思想是循环,思想是整体整体对应局部。
11.规律是循环,道的循环是自然而然,悟到科学本质,创新产生在五位一体的循环。
12.资本是循环,人才是循环➡️人才的流动带来价值。
13.资源是循环,空和有是循环➡️真空生妙有,妙有归真空。
14.循环产生平衡把握➡️四节。
15.流淌有结构,解构有结构。
16.把握结奏就把握住了大道。
17.掌握分寸就掌握住了规律。
18.阴阳平衡,时空平衡,头脑和心平衡,➡️结果自然而然。
19.生和死的平衡➡️不执着。
20.身体的平衡,明白自己要什么,自会有取舍。
21.思想是平衡。
22.活在当下就会自然。
23.无为➡️在源头、本质上为。
24.无我,无分别是自然。
25.无常是自然,无常是正常,人生不如意事八、九。
26.Al的出现,推动我们把握本质、整体。
27.本质世界是自然,内在如如不动,外在任意驰骋。
28.喜悦是自然,喜悦是心灵带动头脑。
29.空有一体,奇妙无比。
30.开放、活力是自然。
31.需求是开放。
32.灵动是自然➡️当下、本质流淌。
33.生态是自然,自由:任意进出,按自己的热爱做事。
34.大破就是平衡,融合就是创新。
35.运用资源创新。
36.在不同角度去感受、提炼。
编辑:师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