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由陈鹤琴编写的《家庭教育》(此书由陶行知作序推荐,是一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家教经典),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原则05——做母亲的不可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
有许多做母亲的,当抱着小孩子玩的时候,看见她丈夫走近来,就笑嘻嘻地对着小孩子说:“打他一下!骂他一句!”小孩子一听见他母亲的话,就伸手去打他父亲的巴掌,而且嘴里不住地骂着。他的父亲因为爱他的缘故,脸上很情愿受他的打,耳里很高兴听他的骂,虽嘴里说出很严厉的话去禁止他,然心里已经觉得乐不可支了。有时候笑眯眯地叫小孩子打骂他的夫人,而小孩子也同样的打骂他的母亲。
夫妻间以嬉戏为乐固无不可,但叫小孩子以打骂他的父母为乐,则断断不可。小孩子起初哪里敢打骂父母呢?但做母亲的叫他打骂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叫他打骂他的母亲,他就大着胆打骂他的父母。始则玩玩,继则真敢打骂父母了。我常看见七八岁大的小孩子还常常骂他的父母,打他的父母;倘使父母打他或骂他,他就立刻报以恶声,父母的教训不行,而家庭就发生许多困难问题。虽其故不一,然他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叫他打骂以取乐,也是一个缘故。我们绍兴地方有句俗语说:“三岁打娘,娘发笑,廿(二十)岁打娘,娘上吊。”做父母的哪可教小孩子打骂父母呢?
人格培养要从小抓起,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累。
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习惯养成的一部分。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虽是戏耍也不要违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