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一种不利的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探究我们在观察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思维方式)往往会拘泥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科学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以成功。”作为家长,想要让孩子从固定型思维方式过渡为成长型思维方式,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在此予以分享于诸君,让大家乐意。
01、调整自身思维,认可过程比结果重要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个人明确了自己学习目标的前提之下,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奋斗过程。朝思暮想于未来的收获,只不过是画饼充饥的幻想而已。
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之前,首先对自己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彻底的更新。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才能得到熏染和转化。
对孩子来说,成绩好坏固然重要,因为他是丈量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通过正确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所获得的良好成绩,比专注于高分本身要重要得多。只有聚焦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你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乐意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者。
02、强调努力,而不是天赋
《了凡四训》云:“命自我立,福自我修”。意思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想要的生活,因为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主宰。自信、自立、自强才是立志崛起,脱颖而出的内驱力。
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智力拼图实验,测试向孩子们“强调天赋”和“强调努力”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由易到难的智力拼图方式,对组织的两组孩子进行了智商测试。
第一次实验完成后,研究人员对其中的一组孩子说:“你们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们很聪明。”然后对另一组说:“我看到刚才你们刻苦努力,表现得很出色。”
第二次实验时,由两组孩子自由选题。被夸努力的一组大多数孩子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被表扬聪明的一组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第三次实验中,两组叁加了同一种测试,但他们的测试结果差别较大。那努力的一组测试中格外投入,积极动脑,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而被表扬的一组测试中表现得很被动,紧张急躁,做不出题时显得十分沮丧。
归根结底,被夸努力的一组,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30%左右;而被表扬聪明的一组,所得的分数比第一次退步了大约20%。家长或老师对孩子所说的话,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可见一斑了。强调"努力”和强调"天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03、切忌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有些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在一时冲动之下,也不顾及孩子的心里感受,开口就来个“你可真笨”,“你咋这么窝囊"之类的标签。虽然家长无意之间这么说出了口,但对孩子的伤害较大。
天长日久使孩子会变得孤僻、沉默、寡言、自卑,对自己完全失去自信,内心里抑郁一种无处释然的痛苦,到头来会害了孩子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也不是说都是家长的错,而是对孩子表扬或者呵斥,要具有对“度”的把控与和善坚定的同理心是十分必要的。
简而言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要让孩子明确,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学习管理的有条不紊和更加出色。
倘若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一旦形成,就会从“要我学”逐渐过渡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状态。与此同时,会自然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不断提高,孩子的未来会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