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9-11
读.思.行
第九节:怎样引导学生从了解事实到认识抽象真理?
梳理: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在本节强调一个观点或者说解决一个问题:如何真正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甚至把知识和实际连在一起,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而不是把知识和实践割裂开来。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两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以数学为代表的理科:学生把公式,定律背的烂熟,却不会用,一做题就不会了,或者错误百出。
以语法为代表的文科(语言、文学语法):学生在拼写法上没有掌握牢固,有许多错误。教师往往采用先复习规则,再做练习,结果学生把拼写规则记的烂熟,效果还是很糟糕。
针对这两种普遍问题现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关键核心词江:“理解”。
对于第一种现象,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规则公式,定律)再加上实践性作业,才能解决烂熟于心,却不会运用的问题。
在记忆语法拼写规则时,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运用这一规则的能力。通过实例反复强化,在做中明析规则和概念。如:拼音拼读教学,拼身边常用人和物名称。
感受:1、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和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倡的有意义学习很像。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避免机械记忆,提倡理解记忆。比如在我所教的语文学科中,先不说理解利于古诗词背诵,就是好句段积累,如果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了,老师不断激励,让孩子看到精准表达的利处,有良好的反馈,积累好句段和实践有联系。
2、强化概念理解。对于学生熟记后为何练习频频出错,通常我可能会认为是练习不够,巩固不到位。其实有时候会忽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概念理解不透彻。
第十节:教材的首次学习
梳理:上节我说概念理解不透彻,换句话说:就是首次接触教材的时候没有彻底解决“根本概念”问题。因此,首次学习教材时基础打牢很重要。在这一节苏霍姆林斯基也是拿数学和语法学习为例。
在学习数学上的公式时,首节课理解的深与浅,直接关系到新概念、新真理的形成。 在语法课上的首次学习中不出错,也会很少在家庭练习中出错。强调的也是课堂效问题。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在首次接触教材时,既要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促使其动脑筋,而且教师要十分耐心的看到学生的困难所在,帮助他们在首次接触教材时能够打牢基础,加强理解,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不可让学生在首次学习教材时肤浅地理解事实、现象、规律,在首次学习语法规则时出错。
十一节:理解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阶段。
疏理:在此节,大体是对上两节的一个拓展延伸。就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加强理解,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怎样才算理解,这里苏提出了一个标准:尝试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以苏给学生讲解副动词为例,就是要求学生考虑现实生活中的动作,一边造句,一边把副动词这个知识点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在课堂上,通过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加强理解。让学生为理解知识而付出脑力劳动,这样学生做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用于检查家庭作业的时间也越少。而留下来供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
感受:对学生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营造实践的氛围感,让学生在做中学,不知不觉就理解了,明析了概念。而不是枯躁的学知识,最终把知识和生活实践割裂,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
对教师自己: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所学,所读之书和实践结合起来。读完书后,反思,反思后行动。再反思,再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打通这个循环其实挺难的,需要教师不断去做,去在做中学习。不知不觉,教学育教学的敏感度就提升了,比如:《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指引我们将注意力聚焦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这个四素,重新构建表达和聆听的方式。那我们就要自己在处理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时运用这四个要素,甚至在指导学生处理同学关系时也要从这四个要素出发,在不断的实践中来反思。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以身实践来训练自己这种知识和实践结合的敏感度、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最终实现师生成长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