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开始,公司就在内部自行推广OKR作为目标的协同落地机制,同时可以作为绩效的评估机制。同时,很多国内的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为根本的中小企业,都在OKR的边缘反复试探,但始终没有勇气向前再进一步。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项有趣而神奇的绩效管理系统。
1、OKR是什么?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全称为“目标和关键成果”,是可以让公司层面向下共享目标,以进行不同层级、部门间纵向及横向目标协同,并予以跟踪目标执行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这套系统最初由英特尔公司制定,在谷歌成立不久,被风投家约翰·都尔(John-Doer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除了Google以外,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国内的知乎,美团,咕咚,明道等多家公司正在使用。
2、OKR的执行过程
通过PDCA循环 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来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效果。
从时间周期上:可以分为季度、月度、周,或者按项目执行节点来进行划分。在开始时,我们需要召开“OKR会议”,以确定O和KR值,在会后对O及KR进行公示;之后对执行状态进行跟踪,时间周期结束时,开总结会进行复盘、打分、评价沟通等。
从层级结构上:从公司层面开始,整个OKR制定过程是从上到下,逐级进行拆分,明确各个层级的OKR指标,类似金字塔结构,最终拆分到团队或者个人。
这里提供一份模拟的OKR指标,辅助大家理解。
O(目标):完成仓库现场管理卡的实施落地
KR1(关键结果 1):完成库位设计,做到每样物料都有编码
KR2(关键结果 2):确保管理卡及打印设备到位
KR3(关键结果 3):优化物料存/领流程和ERP操作程序,并完成现场引导页面的粘贴
通过O(目标)来进行拆分出KR(关键结果),下一级别的O是上一级的KR,最终保证大家目标方向的统一。
3、为什么用OKR?
使用OKR,可以让企业更容易达成以下两个目的。1、聚焦目标;2、激活团队/员工。
聚焦目标:
通过对OKR的层层分解,确保目标整体的一致性,不容易跑偏,保证从公司到基层所有人的方向尽可能一致,尽可能做到“让大家都知道公司在努力做什么”。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在我们的咨询项目中,绝大多数客户,他们的核心中层人员,对于公司的战略、方向、近期关键任务的提炼都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大家总是习惯基于自身的专业的工作来对目标进行分解,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一叶障目”,不容易看到大画面,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对公司总体目标的达成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
激活团队/员工:
使用OKR,可以让团队主观能动性更强。通过这种体系,能发现“自然型同事”,让他们去激发和转化更多的“可燃型同事”,把一些“不燃型同事”转化为“可燃型”。
由于OKR的考核评价结果,并不会直接把任务执行状态/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工资进行关联(区别于KPI,此项内容在后期会设专题进行讲解),不再让员工惧怕“挑战和具备失败可能性的工作”,鼓励员工跳出“舒适区”,团队里面的成员会更加主动的承担那些富有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儿。
4、OKR执行保障
最后,提供一些OKR的执行保障措施建议。
遵循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实现的)
Relevant(相关的)
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遵循金字塔原理:
这一条仅作为建议,金字塔原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三法则”,即可以简单理解为:目标(O)不超过三个,每个目标的分解支撑任务(KR)不超过三项。
这样做可以让所有负责人最大程度的把精力聚焦到目标,不会造成工作重点跑偏。(原创:求实达明 董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