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二)

        由于当时公立学校只有县城才有,所以每当父亲返校之前,母亲就会早早起床,蒸上几锅玉米面窝头,高粱面窝头和—些红薯(父亲上学时的口粮),然后晾凉以后装进一个布袋子里,等父亲走的时候,再用一辆架子车拉着,和父亲一起到县城(我们村离县城17华里),然后再一个人拉着架子车返回家里。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年下来,县城与村里这条路,不知留下了父母多少的身影和汗水;磨破多少双母亲亲手纳的千层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父亲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候,爷爷去逝了,很是突然,没有半点先兆。白天还好好的,还抱着大孙子(我的哥哥)一起玩,有说有笑的,可到了第二天天亮时,人就不行了,早就浑身冰凉了。

      恶耗传来,父亲悲痛万分,当时就昏了过去。爷爷才四十八岁呀,正值壮年,父亲怎么能接受得了,那可是家中的顶梁柱!爷爷走了,就等于家里的天塌了。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是需要正确面对的,逃避是过不了这一关的。

        可毕竟父亲年龄还小,才十七岁,又一直在学校读书,哪儿经历过这样的生离死别。面对这一切,父亲完全沉浸在了痛哭之中,至于该怎样处理,父亲完全迷茫了……

        这时,多亏了母亲忙前忙后,从中斡旋,找人给亲友报丧,打造棺椁,做寿衣,挖墓穴……样样安排得井然有序。

        终于在姥爷和众乡邻的帮衬下,母亲、父亲办完了爷爷的丧事儿,使他老人家能够体体面面地入土为安了。

        然而,父亲却病倒了,不吃不喝,整日以泪洗面,几近崩溃的边缘。

        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母亲既心疼又无奈。尽管母亲没有文化,不能讲些大道理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母亲却有一颗暖人的心,每天好言相劝,做好吃的用实际行动来融化父亲。终于,父亲被感动了。

      母亲整个人瘦了一圈儿,脸色也因操劳过度而变得蜡黄,刚满二十来岁的她,本应该是春风得意,风情万种的,可现实却是截然相反,乍一看,给人的感觉就象是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模样,母亲哭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写到我的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的开篇,今天就打算来好好写写这一部分,毕竟这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爱情故事。前面的文章...
    Ms盼达阅读 3,038评论 0 3
  • 作者:奔跑的五花肉 两个人跟着大姨和大姨父一起过。约摸过了大半年,大姨父耐不住了,家里养两个闲人,老是在家吃喝。于...
    恋上回忆的小疯子阅读 3,496评论 0 2
  • 题记:这二十三年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
    赵月晴阅读 4,225评论 0 0
  • 母亲向往知识。虽然一直生活在农村,但是对文艺对知识的追求却比一般人更强烈。她认为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她说一定要让她的...
    赖莺阅读 4,430评论 7 21
  •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跑完步。顺便去买早点。吃早点的人真多,有金黄色的油条,有乳白色的豆浆,还有鲜嫩的豆腐脑。让人看着都...
    善良的人_9ee4阅读 1,00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