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31晚八点半建议讨论内容:

1. 陈和平的话剧与俞佩华的犯罪事实互成文本的好处。

个人感觉。话剧作为公开的、经过艺术加工的“叙事”,会刻意放大冲突,简化或扭曲俞佩华的犯罪动机,虚构一些情节等等。而她的真实经历是充满挣扎与创伤的私密情感。二者互文,让我们看到“被讲述的故事”与“亲历的真相”之间的差别。让小说人物情感更丰满,心理情绪描述更生动,读者更有对比性。


2. 黄童童对俞佩华人物塑造的作用

俞佩华对黄童童的保护欲,打破了她“犯罪者”的刻板标签——她会为黄童童的委屈而愤怒,会因她的依赖而流露温情。同时,黄童童的天真与偏执,恰似俞佩华未被创伤磨灭的“本我”,俞佩华本性并不坏,只是复仇让她走上了杀叔的不归之路。黄童童杀死了继父。她们同病相怜,相互依赖。黄童童的存在也让感觉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却不能照顾儿子,就把母爱投射到黄童童的身上。

这样让俞佩华这个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具共情力。

3. 触动人心的意象描写示例

①窗子很高,几乎直接抵在厂房屋檐下。窗外的天空飞过一群麻雀,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天空寂静,鸟声惊心。


②洋娃娃没放上眼睛时,会呈现出骇人的表情。俞佩华想起黄童童刚来那会儿也是这个样子,目光里的恐惧深不见底,就像一只没装上眼睛的洋娃娃。


4、戛然而止结局的意图。


结局停在俞佩华的追问,故意留白,留下悬念,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是一个末完成事件,会让读者心里一紧,自动用想象填补空白,使人物的命运在读者心中延续,记忆更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