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里,人们要产生行动,是需要经历五个步骤的:
第一,是否注意信息?
第二,理解了吗?
第三,相信它吗?
第四,记住它了吗?
第五,产生相应的行为了吗?
只有这五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是”,才能最终通往“行动”。在这样的路径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们意识到数字时代的到来,进而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些可能都无法支撑我们展开真正的行动。而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相信”。
迈尔斯曾这样描述:“为了引发行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必须清除几个障碍。关键并不在于记住信息本身,而在于记住自己做反应时的想法。”
所以,你“相信”信息技术会给教学带来改变吗?你“相信”技术会让教学变得更好吗?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说:“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要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信息技术,就在此时出现了。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所以,我可以搜集到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学习数据,而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于是,我开始慢慢地把更多一些环节、一些时光还给学生。当课堂从学生的生成出发后,我慢慢感受到技术的魅力,更积极地去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那么,技术真的会让教学变得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