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上完《鱼我所欲也》,自我感觉还好。不过刚看到肖培东老师谈《老老实实教语文》,好奇心驱使,一口气看完,顿觉汗颜。
肖老师说,拿到新的一篇文章,他会从八个方面去思考教学。哪八个呢?
第一,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即理解它的文本特征、文体特征);第二,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即内容、主旨);第三,这篇课文是为什么而写的文章(即写作动机、写作背景);第四,这篇文章是怎样去写的文章(即语言特色、写作手法)。这就是普通备课的四个问。问文体特征,问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问文章的写作动机和背景,问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光这四个够不够呢?不够!我还得问:第五,编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单元(即了解编者意图和单元目标);第六,这篇课文最大教学意义在什么地方(即思考它的教学价值);第七,最能体现文章主旨和写作特色的语段是哪几个(即注重教学聚焦);第八,读这篇文章,学生自己可能读懂的和需要老师教懂的分别是什么(即做出学情预判)。这八个问题想透了,备课就可以开始了。当然语文教学备课思考,具体到某篇文章,很可能还会有第九第十个问题,但是不管怎样, 有一点要谨记——语文必须老老实实地教。
天呐,这是我想都不曾想过的,备课哪能考虑到这么多方面。深感自己读书甚少,眼界狭窄,思绪不通,功力浅薄。
那什么才是老老实实教语文呢?
肖老师说:“老老实实教语文,意味着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要贴近语文教学的原则,要靠近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通过这种规律来实现语文教学。”我也知道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可是,在具体地操作中,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却并未具体的实践。
在执教《鱼我所欲也》时,我的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中,因重视朗读,故而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了诵读引导。有字音的讲解,有断句的提示,有助读资料的补充,有结合课后探究一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文本内容。在具体地操作环节,我也倍感良好,学生会在我时不时的引导下,能准确填出论证的思路。所以,在第二节课上,我能够很快的和学生一起梳理文章的大意和论证的思路。并且例举一些人物,如谭嗣同,明确他们的抉择,告知学生把人物与文段中的正面和反面论证的句子结合理解,更能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促进背诵。期间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给予学生基于朗读而后再理解。整个教学过程,我也感觉流畅自然,毕竟这是一篇不太好上的议论式文言文。在上第三课时,因侧重问题的探究,我也很自然的要求学生反复地诵读,力求在课堂上就能背诵,通过诵读加强理解,从而探究问题,做到探究理解问题。
现在看来,我只是做到了表层,说和写的能力训练并未有效涉及。肖老师说,语文老师要做语文的事情。
什么是语文的事情?三句话: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节课,语文活动甚少,少有的几个探究问题,涉及到学生的思考,我也聊聊就收场。比如,让学生思考学习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何在?作为老师的我极力的把我的看法告知他们,并且给他们讲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他们在时代的呼吁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给他们讲《血战钢锯岭》,虽说影片有虚构的一些情节,但它终归是基于现实真实的事件改编的。给他们讲救火英雄们的故事。在这一环节上花费了近20分钟的时间。最后,我谈到此文的现代意义,舍生取义,如今不限于牺牲生命,也包含牺牲个人利益。这一环节,纯粹以我为中心,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涉及得很少,可能会打动他们的内心,但远不及让他们自己了解之后,由他们说出来更好。由此来看,我的这一教学环节还应调整。可以在第一课时加入有关的影片节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让他们内心深处有自己的看法,扣问内心,以此真正的实现做语文的事情。
肖老师说,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反观我的教学《鱼我所欲也》,并未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我的理解,会文,就是着手细节,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比如一个词语可见天地,一词可见作者的情感,文中的细节之处,恰恰有时可洞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比如:“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不辨礼仪”一词,就告知我们做事要思考,要清醒,要能明辨是非,否则,将失掉本心。而我在此处并未做引导讲解。肖老师所言:语文老师,必须要贴着文字语言去教学,扎扎实实地扎进去,“吱”的一声,文字内蕴的魅力才会冒了出来。我想的确如此。另外不要赶着学生走,一定要真真实实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读文章、品味语言,去思考探究问题,这样课堂才会真实。
肖老师还提到,我们自己读书一定要深,我们自己解读也一定要深。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怎样根据学情做出好的教学。我想我的教学设计也应如是,实验班和普通班有那么点区别,所以在上课时,理应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其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交流中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