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的故事写的虽然是疾病和危机,但是它描写的并不是毁灭,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机,恰恰相反,它描写的是治疗。——黑塞
行文伊始,首先解释标题“众生皆似荒原狼”的意涵。乍看此标题,它与“众人皆醉我独醒”何其相似。“众生”,指向的是被人间烟火气熏染的普罗大众;“荒原狼”,是狼性与人性的结合体,是承受孤独与渴望自由的代名词。简而言之,以之为标题,意在含括读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塞的小说代表作《荒原狼》时的阅读感受。
用“超现实主义”笔法创作的十五万字的《荒原狼》由两个部分组成:出版人前言和哈利.哈勒的笔记——仅献给疯子。就整部作品的叙事方式和解构形式而言,它与一般的小说不同,极具黑氏的叙述风格。这种特色首先体现在对“出版人前言”内容的安排。品读该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它基本上是整部作品的序幕,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作品的内容,不是提纲挈领式的,而是娓娓道来的详细陈说。其次就是作品的叙述方式。据实而言,阅读小说是很累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阅读体验,一方面源于作品在段落安排方面不像一般小说那样段落简短灵活,大部分段落非常长;一方面源于作品中采用大量人物独白和心理剖析的方式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很难把阅读进行到底的。
阅读尽管艰难,但是一旦跟随黑塞一步步走进故事的内部,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处,就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吸引。小说的主人公哈利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他远离亲朋好友,在一个鲜为熟人知道的地方出租房子,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他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然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吧女郎赫尔米娜,获得肉欲欢乐;经赫尔米娜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的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也渐渐淡忘了用剃须刀割断自己的喉咙从痛苦中解脱的想法。但当他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哈利“服从赫尔米娜的最后一道指令”,将她杀死。
从哈利的整个生活状态和所经历的人生困境看,他基本上处于人格二元分裂的状态。大多数的时间和空间,他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基本上被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纠缠。在他潜意识的世界里,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是病态的,毫无生气与希望。对他而言,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就是生不如死的折磨。每每念及于此,他的第一想法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苦海中解脱。而与赫尔米娜的相遇相识到交往相知几乎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与命运。赫尔米娜的活泼开朗以及善解人意,确实给他沉闷如死水般的生活注入一丝活力。从拒绝跳舞到喜欢跳舞、从抗拒音乐舞会到时时出入场馆,在一次次忘情的享受音乐舞蹈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过程中,他沉浸在“人”应该享有的生活之中。不过,音乐舞蹈不是生活和人生的全部。在热闹和欢笑过后,每当赫尔米娜在舞池中与不同的人在一起忘情的跳舞,尤其是与帕布洛亲近的场景出现在脑海中,他内心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莫名的怒火。对哈利来说,在自己的人生近乎濒临绝境的时候,赫尔米娜走进自己的生活,给自己带来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从这一点看,是赫尔米娜给予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另外,从赫尔米娜身上享受肉欲之欢,让他获得从未有过的人生快感。尽管赫尔米娜身上有强烈的世俗气息,与自己理想中的灵魂伴侣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她了解自己、懂自己,并能够时时给予自己以温暖和关怀,并帮助自己排解孤独与苦闷。这对于时时被孤独啃噬的哈利来说是最宝贵的。可是,看到她与别人过度的亲密是他无法容忍的。
不过,对哈利而言,人性的维持只是在特定的情境和场域中,一旦这些不复存在,人性就会被狼性取代。毕竟与赫尔米娜在一起的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独居在自己的房间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行走时,孤独感会日益严重。之所以倍感孤独,一方面源于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形如一潭死水,一方面是自己老态渐渐突显。饱受折磨的他像一匹野狼般在社会中孤独地行走着、寻找着、突围着。从本质上看,哈利漫无目的的行走其实就是一次地狱之旅,也是时而恐怖、时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过浑噩的洪荒之境,他下定决心遍历炼狱,与混沌交战,而且担当一切罪孽。在追寻的过程中,哈拉历经一个似梦、似幻、似真的诡异奇境,也经历了无数虚幻的世界魔幻的剧场,最后终于肯定:在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内,其实隐藏着无限的庄严、不朽与神圣;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与混乱,便是一个超然而永恒的世界。
其实,当把哈利的人生遭遇折射的光照映到现实世界生民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哈利生活的色彩,都或浓或淡地涂抹上哈利的生命色彩。我们可以和哈利一样,因为某些天性和命运,突如其来地就陷入深重的孤独中,但最终,我们也会像哈利一样,选择从这种深重的孤独中逃脱。其实,孤独并不是命运本身,只有作茧自缚,庸人自扰才是孤独本身。哈利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他对于改变环境的无能为力,让他在饱读诗书之后陷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绪中。这种情绪从来不会只困扰某一个特定的人,而会无差别笼罩每一个平凡人的内心。只是有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坦然地面对并接受了自己的平庸,选择庸俗的快乐,就像赫尔敏娜。而有些人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选择愤世嫉俗的对抗整个社会,就像哈利本人。而与这些人对立的则是从来不关心那些事实而非的纠结情绪,他们活着只是为了快乐地活着,就像美丽的巴勃罗。只有对抗社会的哈利从内心深处生出了一种渴望,寄希望于出现一个人,带领他走出思想的困境。——这就是身上“狼性”作祟的结果。
放眼现世,回望漫长的人类沿革史,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存境遇,每个人对社会都很难做到绝对地认可与顺从,骨髓里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不服与不满,都感觉自己无法真正实现从心所欲的生活目标。这样,因为不满足,无形之中就会在潜意识之中产生一种抗拒与反叛心理。现实生活的人性与抗拒现实生活的狼性构成合体的人。现实的人是孤独的,冲出现实的羁绊寻求自由成为生民精神追求的主导。正是对苍生生存状态有了这种敏锐而犀利的洞察,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黑塞才以摄人心弦的笔法,通过虚构小说的方式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在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之后,开始自己心灵的内在追寻,进而去掌握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毋容置疑,主人翁哈利反抗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灵魂的世界,并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的努力,折射出极具普适性的社会公众心理和情感。——这当是《荒原狼》的现实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