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03《断舍离》

【摘要】

断舍离……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Interpretation】

日本管理学很发达,关于个人管理的知名书籍很多。不知是否因为国土的局促狭小,使得日本人遇事更着重向内思考,因此为“断舍离”等学说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断舍离是一种源于生活整理,向思想管理发展的现代整理术。它超脱了物质的层面,即看重物质本身的实用功能,而是更多地面向个人,询问内心,从“物”的视角转向“我”的视角。角度的转换带来思维的转换。以“我”为原点去思考对物的需求,其实暗含了深入的自我检视、自我认知,认清现状,构思未来。

同时,反躬自省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向自我发问,此时不妨结合一下丰田5Why工作法,找到根源需求。

【Appropriation 1】

有一段时间,我的微信上很多订阅号。经常看的其实只有一两个,要么是实用技巧型的纯干货,要么是一些个人风格鲜明的观点文章,要么就是生活区域内的新闻。后来我看到秋叶一篇文章提及此事,他认为如果公众号上的小红点,即未读累积文章超过30,那基本上说明一个月内都没有打开过此号,可以删除。我按照此原则删除了很多号码,有些是超过30天未看的,有些则是僵尸号,即一个月内都没有更新文章的。

此后,平时看到一些好文章时,我依然会添加订阅号,久了又积累了很多。所以现在的习惯基本上隔一段时间,例如周末或节假日,集中一次清理许久未看的订阅号。清理的原则,第一个是频率,如果公众号超过一个星期没有更新,我一定会删除。第二个是干货比例和类型,很多公众号会半干货半推销,如果推销的比例超过20%,我也会删除;同时,如果干货是伪干货,例如某些大势类或内幕类,我也会删除。平头百姓离这些太远。

【Appropriation 2】

我最近在考虑微信群过多的问题,因为现在基本上动不动就会主动或被动进入某些微信群。有些重要的群,例如行业、学习、家人群,我会置顶。但有些群不知不觉就沉下去了,偶尔又冒个泡。手贱时又会去点一下,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

我打算要以比订阅号更严格的方法来清除微信群。第一类是那些只为一两次活动而临时建立的群。第二类是长期有人发广告和红包的群。第三类是那些“攒”着却至今没有用到的群,例如小区商家群。我打算用碎片时间,例如坐车或等待的时间来处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898评论 1 101
  • 一年到头,是继续“恋旧”还是“断舍离”,今天就来做个决定吧。 人类面临有三个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
    菲乐阅读 3,964评论 4 28
  • Day 1 断舍离是什么? №1 本书导语 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杂物堆积如山。如何让乱糟糟的房间变得干净...
    Jean_zz阅读 3,608评论 0 15
  • 书籍《断舍离》。 介绍书籍的作者和书籍: 作者:山下英子,杂物整理咨询师——貌似是世界上独一的职业啊…… 书籍:断...
    拆书家迪之阅读 525评论 0 1
  • 社区、社交、社群、关系社区:你、我、他住在同一个小区,我们构成了一个社区,尽管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他。...
    JasonStack阅读 3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