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课上发言,问也好,答也好,关键是看其“含金量”,有独立思考的发言就是好的,缺乏独立思考的发言就用处不大。
即使你的思路一开始是正确的,如果你不加反思、不换角度地“一条道走到黑”,也肯定会走向谬误。
我的行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目的也不是“为集体争光”,而是因为“我觉得我本来就应该这么做”,这才是可靠的道德、自律的道德,而这种道德,
这种家访,应了解什么?应注意什么?
基本原则是少说多听,千万不要发议论,不要乘机告状,也不要违心地夸奖孩子,更不可教训家长,或给家长布置任务;正相反,要多问问家长和孩子对学校有什么要求,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特别需要照顾的地方。这种家访的中心任务不是宣讲,而是调查。
如果你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你永远也不明白教育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没收学生物品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小心,避免滥用权力和实行人治,
班主任理应是“帅才”。放手让学生“自治”,这才是教育管理的正确方向,也是校长、教师脱离苦海的“方舟”。
松一条绳索,教师得一份自由,学生得一次锻炼。
感悟:一个班级学生是否自信、自立、自觉都是班主任的智慧及管理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