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对自身来说,要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说难就是没有去做第一步。课堂教学效果大致可以分为B、A、T三个等级。B是指基础Basic,A是指高阶Advance,T则是指顶级Top。无论哪一级,都要以教学为核心,而不是展现信息技术能力。只要能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到取代部分活动,达成至少与未使用信息技术前同等效果的教学,便可达到基础的B级标准,例如教师能熟练地用笔在电子教材(PPT档案或多媒体电子书)上画记点选、以电子教具绘制三角形或测量角度、播放教学影片、操作动画模拟实验等。要注意的是,取代的只能是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所以如果教师自己不朗读课文而改以点选电子书中的声音文档代劳,就不是一种好的科技融合方式。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读书笔记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堂英语课,老师在教学中一遍播放多媒体,一遍提问让学生举手回答,经过大学十题的互动后,老师...
-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想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面对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有时却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一个班级一般...
- 认清形势:新时代的教育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课堂上信息技术在实作示范、基于学情的教学决策、多视角呈现3D图像、作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