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历史一年多的考研,终于落下帷幕,终于可以歇下来好好回顾一下。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梦寐以求的一流院校,也是中国艺术界的最高学府。我报考的是戏曲专业,初试准备时间大概一年半,从初试到复试再到收到拟录取,将近两年的时间完全投入在考试当中,摒弃杂陈,最终收获了圆满的结果。

1、先说战线问题,很多朋友说考试战线拖太久到后期会非常疲乏,所以应该适当控制开始复习的时间,于我的经验而言,选择何时开始一定要根据自己公共课的水准,我的英语非常不好,但MA考察英语一,相对来说非常困难(看今年英语一的试题就能感受到),所以英语绝对不能大意。本人英语四六级未过,而且大学前三年都没有学过英语,所以我是25年考研,23年十月份就开始学习英语,算下来也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所以英语绝对不能大意。另外,我想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到考研前一个月,也就是冲刺政治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很疲乏,所以我觉得根据个人情况可以调整战线。开始的早可以温水煮蛙,慢慢渗透,这样也有时间查找自己的不足。

2、关于专业选择

由于本身的兴趣,所以我选择报考戏曲专业。研究院戏曲专业很不同,在学术方面非常具有权威性,因此此专业竞争力也非常大。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慎重选择专业。我本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是之前一直有学习戏曲,所以可能这一方面的优势,但是研究院不歧视本科学历和专业,很多小伙伴(包括我)跨考都能够上岸,因此大家不必担心自己本科院校和专业,但是一定要好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

3、公共课学习

公共课一直是我的弱项。虽然一直学文,但是考研政治和英语都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25年政治也极其惨烈,所以在以上都未知的情况下,我结合自身还是打算早一点来政治和英语两门课程。

1)英语:英语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正如上述,我是25考研,但是在23年十月就开始学习英语(学到一半很后悔自己没考四六级,没好好学英语)。23年十月份开始,我就下载了墨墨(很多人认为软件背单词不好,但我觉得对我有用,并且能够坚持下来)。我每天坚持用墨墨背单词,并且买了一个超厚的单词本,先是用pad坚持一边背一边默写,第二天再在本次上重复默写,循环往复。最开始每天五十个,到最后每天300个,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背到考研前一天,大概500天,重复了有8、9遍左右,最后基本每个单词都能看烂熟于心。虽然最后英语成绩只过线五分,但是对我来说是够用的,而且题目很难,算是知足。

除了单词之外,其他项目同步进行,每日一句、语法等也都有跟进,但实话说对我来说用处不大。阅读是关键,我的阅读练习走过很多弯路,但最后锁定到了唐迟的阅读,他真的帮了我很大很大的忙。(根据个人情况,反正对我真的很有帮助)。我没有什么逻辑思维,跟他的课反正逐渐训练了逻辑思维。英语阅读从五月份开始刷题,一直到12月总共过了一遍半,后期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

小三门我没太在意,可能也是分不高的原因,这三门我是十一月下开始准备的,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英语作文我买的秦强老师的模版,自己也总结了一些,上考场灵活发挥,我后来复盘这也是我能够过线的保命秘诀。

总结:英语也确确实实很折磨人,主要是身心的折磨,面临着一次次挫败,一定要坚持下来。

2)政治:我从高中就选择政治科目,但是好像一直没开窍,考研政治我也没大意,在网上看了许多帖子,说政治不用开很早,到时候直接背题就可以,但是我没听,24五月开始学政治,主要跟腿姐。(实际上却考研过程中,混淆信息太大,总归来说听网上左言右语,不如吸取经验总结自己的备考思路)。我想说腿姐给了我很大帮助,听他的课也能感受到很大的力量,而且干货满满,最后我政治京区56,虽然分不高,但我很知足。(一个经验就是,25政治已经重拳出击,腿姐九页纸可以当作备选使用,基本能应对)。我在后期也背了肖四,已经到了滚瓜烂熟的阶段,前两章全背,后两章背简化版,虽然后来到考场上很懵,但是我觉得无论是九页纸还是肖四都给予了我考研真的很大帮助!

总结:政治老师很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每个老师的教学模式不一样,可以多多在网上看看大家的分享。还有就是,到了十一月,无论你战线多早,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学不完,根本学不完,实际上就是后期政治要背诵的太多,比如马原原理,还是早背过为好,这样就可以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了。

4、专业课学习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课总共分为两门,分别是艺术概论(611、711);还有不同专业的人自命题试题。我的两门课都找了直系学长和学姐为我指导,后来发现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考研的信息差太大了,所以最好找个学长学姐做一定的指导,这样有重点不易走弯路。@天奇的假期 。由于我考艺术学+戏曲专业,因此我的两门考试科目分别是(611+戏曲史),以下是一小点经验和拙见。

1)关于艺术概论

我的艺术概论成绩最后是131,这个成绩算是平均偏上,我个人比较满意。艺术概论这门课比较难学,我也走了许多弯路,但好在研究院老师给分非常公平,而且题目比较常规,想答出来很容易,想答好到135左右比较困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研究院艺术概论考察没有明确规定范围,但根据往年真题可以推断出必读书籍,如王宏建老师的《艺术概论》,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叶朗老师的《美学原理》,这都是必看书籍,除此之外还有《美学散步》《中国美学大纲》等。我首先看王老师的《艺术概论》,这本书理解起来非常复杂,我前期先自己用word捋思路,后期在利用辅助资料进行名词解释的整理,把中外美学、专有名词、往年概论考点全整理了一本,并且全部背过。另外,在后期我还听了小罗师哥的《美学原理》课,这个课使我一下开窍,艺术概论从此一路畅通了。@小罗师哥 我还阅读了《图说艺术》等书籍,并且辅佐配套的题目,最终在十月份开始自己做思维导图(太重要了!!!),每个思维导图都有相应的条目,对应例子,后来就疯狂背,最后成绩还不错。

总结:艺术概论给我的经验是,美学的书一定要好好看!很多艺术概论的问题都可以从美学层间推出来,而且如果读王老师《艺术概论》这本书不太能理解,可以先从美学下手,这样思路可以更清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原题一定早点写,我是后期让学长给我看原题,这样到考场上就能游刃有余了。(比如原题中:胸中之竹,这道题完全可以用美学作答)

2)关于戏曲史

戏曲史相较于艺术概论会好上手,但是难度也比较高。从今年出题的趋势可以看出,学校更加考察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广度,如(目连戏,入律)等等,都不是很好回答的题目,其余题目都比较常规。戏曲史最大的经验在于,一定要捋清答题思路,如何答题很关键,我当时把从九十年代至今的题目都过了并且重要的写了一遍,(事实证明,很有用,因为像目连戏这种古文题的出题模式,九十年代常考),并且最初以《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为基本,逐步向下延伸,分别阅读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集》《明清传奇史》《南戏新证》等等书目,集合成最终是一本复习资料,从戏曲起源到清代地方戏,一直进行思路的串联,最终戏曲史成绩是135,虽然没有达到理想成绩,但也算知足了。

全文总结

考研考的是耐受力,、抵抗力,考的是无谓前险,挡得住他人的教条与讽刺,耐的住客观的寂寞与孤独,经得住过程的挫折与重击。希望所有人都能历经沧桑,终抵彼岸。有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无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