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无声的告别》时,书中就有讲到一位在怀孕39周时被查出患有肺癌的母亲,尽管生下了宝贝,但她的肺癌已是晚期,为了能延长生命,她努力配合治疗,但依然无济于事,整个描述都是以医生的视角去看待这场死亡,让人看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但书中却忽视掉了病患的整个心态变化及生活。
而今天这本《给布里安娜的卡片》正是由病患本人希瑟·麦克马拉米所著,在整本书中你会看到这是一个在努力与时间赛跑,尽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努力陪伴身边重要的人,给女儿每个阶段留下重要卡片,以乐观心态去对待生命最后时光的女人的故事。
在希瑟未得病以前,她的生活与平常人无异,做着喜欢的工作,与丈夫生活温馨,还拥有漂亮的女儿,可是在某天突然发现乳房里有一个硬块之后,所有的美好都被打破。
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我们都知道更不幸的是被它打败然后一蹶不振。
但希瑟是个神奇的女人,从她被确诊再到一个月内完成双乳切除手术期间,她就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是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但周围的一切都还在继续向前。她明白,“她仍然得赶在最后日期前完成工作。账单还是得照付。衣服还是得有人洗。她最爱的电视连续剧仍在播出新的剧集。她的女儿布里和丈夫杰夫,仍然需要她。”是的,这么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留,即使你即将死去,又或有婴孩新生,它仍然在向前走。
这么说来似乎很残酷,可它绝不是我们放弃继续生活的理由。
而在《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中希瑟也让我们看到她从未因癌症而丧失对生活的主动权。比如她积极配合化疗,即使化疗让她极度难受,并且因为化疗导致掉头发这一问题,她借此契机竟举办了一个只邀请亲友的剃头派对。又比如她知道自己将不久离世,开始给女儿布里写下无数卡片,只为确保当她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她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在看到希瑟努力为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努力创造精彩时,我突然心中冒出一些想法,也许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生命,而是我们发现如何利用它使得其变得有意义,可是这个发现往往是在经历过艰难之后,比如死亡。
如果这样来看,死亡变得不那么令人讨厌,因为在此刻你会发现死亡成为了一种提醒,也是让我们开始正视生活的一次机会。
在《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中希瑟写到当得知自己病情后,她选择了退休,并在退休派对上骑上一头机械公牛,真是令人感到兴奋不已。而在不久之后她又走进这个已经生活了六年的麦迪逊城里未曾注意到的的议会大厦,她用整整三个小时参观大厦每个角落,并在大厅中央躺下,只为欣赏那些令人惊叹的圆形穹顶。同时她开始清晰地去确定朋友的优先顺序,只为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去陪伴更重要的人。
是的,这些可能是我们健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敢做的事,可是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反而促成了我们勇敢去尝试所有、学会适当抉择的勇气,这是令人叹息,也是使人深思的事。
尽管这一切都在按步进行中,可是很多时候希瑟无法控制疼痛,来源于化疗时的痛苦,因为她需要化疗去延续生命的可能,可是化疗的真正作用是将所有细胞全部一起杀死,也就意味着这份幸运即使拼尽全力却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本是一个令人感伤的话题,可是在希瑟笔下,她描述当必须服用某种药物,会致使她无法集中精神做任何事的痛苦时,医院的护士为了让她度过这个艰难的时间,竟然举办了一场即兴的舞会派对,这让她受到鼓舞,并让她看到积极的一面,自己的女儿布里和丈夫杰夫,这两个让她留恋此生的爱人,为了他们,她甘愿承受这地狱般的化疗。
很多时候,死亡这件事在大多数人心中是必然的事,因为生老病死嘛,可是在很多人眼里只有老,没有病这个概念,因为无法接受这份突然离去,可是现实的生活又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它。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活到104岁的科学家决定去瑞士进行安乐死的新闻。他并没有得绝症,只是觉得到了他这个年龄,所有朋友都离去,而自己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觉得自己活够了。
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想到的是希瑟的离去,她也许无法跟爱人携手到老,也许无法看见女儿的成长,也许她再无机会跟朋友畅聊,可是她在知道自己既定的死亡时刻后,在这期间去努力利用时间,将它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实处,看似短暂却意义非凡。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活多少年,而是活着的那些日子做了什么。”是的,死亡其实仅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如果我们已经努力经营生活,并将它变得意义非凡,那么死亡就不再是令人悲伤的事,使得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在《给布里安娜的卡片》的后记中讲到希瑟在交了稿子第二天就安静的离开了世界,而在此之前她努力去做自己从来未做过的事,努力跟相爱的人相处,努力将生活变得有意义,即便她还如此年轻,令人遗憾,可是这场离去已经不再是悲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