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娃》主题进入了尾声,孩子们经历这几个周的时间,在这个主题里学习到了很多本领增长了很多经验。在最后一周孩子们依然根据核心内容进行活动
美工区
小朋友正在进行粘贴画,本周核心为中草药是个宝,孩子们认识了很多中草药并且尝试用不同形式表现,比如粘贴画和泥工的形式,在进行粘贴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很活跃,想表现中草药上面爬上虫子,但是表现比较单一,只能用图画的方式画上,我引导他多使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用来达到粘贴的效果,她说:“虫子很小,没有特别小的废旧材料代替”,于是我引导他可以找寻豆子或者小圆片粘贴,有了方向之后,他去做的小虫子就更快了,但是我发现除了树叶,树干这一系列方便的粘贴之外,他对人物的制作不太清楚,想在粘贴画上填充小人。就只会画一个小人在画面上,于是我引导他可以先尝试在别的颜色的纸上面画出小孩头的轮廓,身体的轮廓分了,上半身和下半身,然后沿着勾画的线条裁剪下来,将有线条的这一面贴在纸上,这样一个完整的小人就可以裁剪完成,并且贴到纸上。(这只是一个简单初学的方法,为了方便孩子能够学会部分剪裁粘贴的要求),学会了这个方法之后再进行粘贴就会方便,容易很多。
拼插区
孩子们在这一活动区中掌握的经验就是会环形拼插,你会将一个雪花片,从正方形,长方形直行拼插进阶成一个圆柱或者是一个环形的拼插,看到他们拼插的过程,我引导他们首先要根据一个物体或者是建筑的特点进行拼插,比如本周小朋友拼插的中草药枸杞,只是简单地记住枸杞的特点,树枝、绿叶还有枸杞的特点,进行拼插,我发现他首先将树枝拼成了圆柱我问他:“为什么树枝这么布还是圆的呢?”她说:“树枝本来就是圆的,我根据他的特点进行的,但我想表现一截树枝和果实,所以就做的大了点”我觉得他的这个想法非常的有趣。重点突出了枸杞的样子,也能够准确的说明他拼插的情况。
制作区
制作区的小朋友们,充分的感受着中国传统工艺,他们在制作区乐不思蜀。特别喜欢穿针引线进行刺绣工作。孩子在进行刺绣的,同时我会关注他们的刺绣方法,关注针脚细密走线,并且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因为刺绣的针用的比较粗,所以如果针头再回到初始的位置,这样线就会从原来的地方出来,起不到刺绣的作用,于是我教着他们用回针的手法。进行刺绣,果然更加得心应手。
在这一个主题里头,我们关注了中国的传统工艺关注了中国了不起的人和建筑也关注了我们了不起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