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夏邑人,我对自己的家乡和方言却知之甚少。而‘言续’给我机会去深入了解它。它在地图上或许只是一个点,或许连一个点都不是。可对我来说,它是情感的寄托,近20年记忆的保存地。”
走街串巷让沉睡的记忆开始苏醒。
习以为常却历经风雨的街边早餐店,一份熟悉的豆浆和煎饺慰藉在外漂泊的学子和打工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看着那喧哗的市场,想起儿时赶集的情境,一路走过去都是认识的人。
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在保存了一些祖辈的传统的同时,逐渐发生巨大的变化,令我这个在外求学的游子大吃一惊。
古老的孔子还乡祠,具有历史气息的庙宇,代表人们希望的糖葫芦节,依然大受欢迎。
高大耸立的长寿塔,宏伟的博物馆,欢快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也人山人海。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乡音,这时才有真正回到家乡的感觉,灵魂不再悸动。
这是我的家乡啊。无论我去到何处,都心心挂念的地方。
乡音不绝于耳。
方言,作为一种传承,蕴含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人的性格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方的方言粗犷豪放,
就像那里高大的汉子一样;
南方的吴语温柔软糯,
就像那里娇弱的妹子一般。
我的家乡方言反映了农民质朴善良的品性,不是北方的豪放,亦不是南方的软糯。
方言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从小开始学习普通话的学生,渐渐丢失家乡方言的腔调;在外面求学或者工作了几年的年轻人,受外地方言的影响,腔调有点四不像。
语言和文化分不开。文化的统一性固然有优势,但是文化的多样性也值得我们去保住。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去保护。根据学者统计,现在语言消亡的速度很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对待自己的家乡方言。方言并不代表落后,相反它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人不能忘本。
倘若有一天
你发现自己所熟悉的口音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要去哪里找自己的根?
薪火相传,希望方言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注意,更好地流传下去。
文:张慧玲
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止言续,获取更多方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