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终于找到了时间,可以静下来稳稳的听一下过去没有时间听的直播。
星泽老师讲解AI写作中关于提示词的用法,收获颇深。我过去所用的提示词,还是过于浅显,很多目标和限制条件都没有设定好,导致出来的结果,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好,还不知道如何一步步去修改迭代。
如果按照分数来算,过去我用AI生成的内容,只有60分,经过这一次学习之后,有希望能够达到80分,甚至更高。
下面是我感触最深的2点内容。
1.我想要AI帮助我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不可否认AI很牛,但AI再牛,也需要自己提供灵感思路给AI,让其帮忙制作内容。如果我自己都不清楚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AI也没有办法凭空帮自己实现。
就以AI写作为例,清楚自己要写一篇什么样的内容,具备什么样的结构,以什么样的风格,以什么观点为导向,发布在什么平台等等。
清楚但不限于上述的目标,AI才能根据这个要求产生自己想要的内容。
如果自己真的不知道目的在哪里,星泽老师也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找对标优质文章。
可能我们的写作阅读能力并没有达到能够提炼出文章的特点,但我们面对一篇能够引起自身情感触动的文章,还是很愿意去点赞分享的。
这类的优质文章就非常值得我们对标,或许也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将这些优质的文章,尽量多于3篇,投喂给AI(DS、KIMI、gpt等等),让AI总结这些文章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附上星泽老师在直播时候所用的提示词:这是【文章类型:小红书旅游博主的一篇爆款笔记】,我现在需要写一篇【我的目的:相关旅游景点的小红书出游笔记】,请你帮我分析【这篇小红书爆款笔记】的优点:【贴入优质文章内容】。
2.AI提示词结构化
我们在和朋友聊天甚至是听课的过程中,也不喜欢他人东说一句,西讲一段,没有逻辑,没有结构,听完之后,只觉得天花乱坠,云里雾里,一点价值都没有。
有逻辑的对话,说的人不会乱,听的人也舒适。这在AI对话中也是一样的。
我们需要什么内容,就要有结构有逻辑的输出,才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那在AI对话中,什么样的结构,才能让AI识别给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呢?
课程中讲到一个基础的Promote的结构,包含角色、背景、主要任务、目标、约束、输出形式。
在我们还不能自己独立创建一个提示词的时候,就可以用KIMI的提示词专家,帮助自己生成一个提示词的初稿,然后再经过上面说的投喂优质内容的特点,将特点替换,就能够成为一个80分的提示词。
在课程上,星泽老师通过实操让我看到了提示词修改前后的区别,也让我清楚结构化提示词的好处。
一个包含优质特点的结构化提示词,能够有效的去掉AI味,得到一篇达到80分的优质内容。#黔唱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