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商代
高81厘米,口长55厘米,口宽53厘米,重75公斤。1982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属于商代王室重器。鼎腹四壁纹饰类同,上腹中部皆饰一组宽线条兽面纹带,并在两壁之交也各构成一组兽面纹;鼎腹两侧和下腹饰带状乳钉纹。
②苏轼书《醉翁亭记》刻石
清代
宋元祐六年(1091),苏轼应好友刘季孙之请,以楷、行、草三体兼用书体写成此《醉翁亭记》长卷。到了明代长卷曾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拱所有,并命其妹婿刘巡为之刻石。清康熙年间,原刻石已漫漶不清,高拱后人高有闻便以家藏刻石旧拓翻刻。
③九鼎八簋
春秋
九鼎八簋作为周代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配置,本为周天子所专享。出土于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的九鼎八簋共五套(分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是当时诸侯崛起、王权衰微、“礼崩乐坏”的历史现实写照。
④兽纹长颈铜壶
汉代
壶直口,卷唇,长颈,鼓腹,圈足外侈。壶身主体图案与辅助纹饰相间排列,主体图案中峰峦叠嶂,水波澹澹,云气氤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云集。
⑤浮雕人物石棺
北宋
由棺盖、棺身、基座三部分组成。棺盖呈七棱形,盖上刻缠枝牡丹纹,正中有楷书题记。棺身左右两侧刻“释迦牟尼涅槃十弟子送葬图”。棺基座为须弥座,四角各有一力士,作负棺状,基座四周壶门内雕祥瑞异兽。
⑥象牙化石
第四纪更新世
纳玛象门齿化石,米黄色,呈长圆椎体,由根部至尖部逐渐内收,形体粗壮硕大,属于成年纳玛象。
⑦白衣彩陶钵
仰韶文化
钵敞口,尖唇,腹部下收,小平底。钵口沿及腹上部施有白色陶衣,其上用褐彩绘弧线三角纹、圆点纹、线纹等组成的图案。出土于郑州大河村遗址,为仰韶文化彩陶的代表性器物。
⑧牛首铜尊
商代
大敞口,束颈,折肩,腹部向下圆曲内收,高圈足。出土于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商代青铜器窖藏,为商代王室重器。
⑨青釉瓷尊
商代
青釉瓷尊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它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改变了对我国制瓷历史的认知,将我国烧制瓷器的时间从汉代以后提前到商代早期。
⑩佚名菩萨石造像
唐代
1976年出土于荥阳大海寺遗址,是遗址出土40余件石刻造像中的代表。其“S”形身姿,是唐代“中国式菩萨”曼妙体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雍容气度和审美雅趣,有东方“维纳斯”之美誉。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文翰街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