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又开始啦!
昨天临睡觉,想起新教师课的评分表、课次表还没有打印好,不过,因为都是现成的,个别微调一下,知道今天一大早来得及。一大早去了,先调整评分表,然后按评委老师数量打印好分组,先给早上上课的组。
第一节课,一年级的英语课,大眼一看,课堂组织有序,老师口语标准流利,游戏环节贯穿始终,可是,当听到一半,问题就都出来了,所有环节的设计指向性不明确,包括游戏的设计与学生本节课所学句型及单词的表达没有太大的联系,整个课堂重点没有突出来,当课堂出现学生听不懂老师指令,在同桌交流环节不知所以时,老师很尴尬,却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去示范甚至可以用中文说一下具体的要求,而是任由学生不知所以地等待。反思时,教师意识不到自己的主要问题,认为只是语速快,提前下课,教具准备简单等细节问题。在评课环节,大家都就细节指出了具体的问题,所有的具体问题都指向了本节课重点不突出,设计意图不明了。
第二节课,二年级的体育课,新来的体育老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经验不足,因此教学设计虽然很细致,但是在组织教学方面还不够。
课间是每周的升旗仪式,这次展示古诗词朗读的班级组织非常有序,学生朗读有感情有韵味。
第三节课,五年级的语文课《鸟的天堂》,执教老师是一位颇为认真的老师,小组合作组织有序,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作用方面发挥不足,没有体现教师从扶到放的过程。
第四节课,信息课,磨课期间不敢放手,正式上课随意放手,以至于第一个学生用电脑画了个极丑的鱼之后,所有的同学都跟着画了极丑的鱼。另外,课堂组织还需要加强。因为手头还有下午组长会的事情,所以最后一节课只听了一部分,赶紧梳理下午开会的具体事宜。
下午第一节课,每周的组长例会,反馈上周情况及安排本周工作,未来得及听体育组的课。
下午第二节课,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执教老师的进步让我非常欣慰。这位老师在年初应聘时,弱弱的感觉,带着男朋友进入面试教室,还没开始试讲已经被我在心里pass掉了。暑假应聘时,较年初已经有了不少进步,但我依然觉得还不足够,不过在后期补录的环节还是补进来了。对于一个看起来很柔弱的老师,似乎对她的课也没有太多的期待,然而今天的课却给了我大大的惊喜。从课题学生字导入,但多样化识字,再从字到词语到句子,梳理三次对话,聚焦第一次对话指导朗读,一切都在点上,如果不是表现力不够强的话,这节课应该算一节挺好的课。课后,评委老师们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不禁感慨,很多一眼看着特别优秀的人,走着走着,似乎会发现并没有那么优秀,甚至没那么认真,而有些人看着极其普通,却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汲取养分,小步子稳稳当当前进,最后回头来,发现进步还是挺大的。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每次在水管上接水,如果一直就把水管开到最大最急的档,似乎永远都接不满水,反倒是静静的水,能够默默地流满杯子。何尝不像我们的人生,年轻的时候可以闯荡一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安静下来,默默做事,这样,生活似乎才能够圆满。)
晚上回来,火锅料煮土豆粉,也算是简易做饭法了,不过孩子倒是喜欢吃。
今天的家庭作业似乎还不错,认真对待,合理安排时间,书写也挺认真,终于腾出时间把该读的古诗读过了。(最近陪孩子读古诗背古诗发现了一个诀窍,一直都觉得像被现代文或者框架很清晰的文章比较适合思考着背,根据意思背诵,对于古诗和英语等,适合熟读成诵,也就是不过脑只过嘴巴,图个顺溜。但最近的背诵过程中发现,即便是不太容易懂的古诗,如果用心去记去背,不太难的三四遍大概就差不多了,当然这种记忆记得快却也忘得快,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嘴巴的记忆,那么相信就能背得快且留存率高。)
准备听课,刚好孩子结束比较早,那就带着孩子一起听课吧,听了一节线上课程《黄山奇石》,听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道至简,似乎在一瞬间明白了什么是四两拨千斤。课题导入后,先回忆文中的四块石头,帮助学生回顾全文。接着设置大问题“你喜欢那块石头,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并指导学生朗读,接着通过比赛读调动大家积极性,提供支架句型让学生化身小导游介绍黄山奇石,介绍过之后,又提出质疑,让学生发现想象的神奇,并总结文章“像什么+做什么”的想象办法,结合其它奇石的照片让学生给石头起名字并照着书上说一说,最后的生字教学也是一个通过粉笔现场范写,一个通过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进行播放,铅笔字的书写可以给孩子带来亲切感。男老师的课果然是与众不同,删繁就简,粗线条却有着核心问题。
总结一天的行踪,记录,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