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一、历史是总在重演吗
1.近代改变人类命运的大事件都是根源性历史事件。
而根源性事件都是意外事件。
2.历史有三个规律,决定了历史不会重演。
(1)时代会有结构性的进步。
东西不仅新鲜,而且对世界有系统性的改变。
重大科技突破具有绝对的不可预测性。
(2)正因为人吸收了历史教训,历史才不会重演。
人不能“总”从一段历史中学习。
(3)历史有连锁反应效应,所以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
也许可以在链条中的每件事发生之前,推测出它可能会发生,但是你绝对不敢预测哪件事一定会发生。
3.历史其实是一系列意外事件的集合。
真正应该学到的其实是:这个世界是很难预测的,它总是令人惊讶的。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及价值投资还可行吗
1.价值投资理念共四条,格雷厄姆贡献前三条,巴菲特贡献第四条。
(1)买股票的本质是买公司
(2)忽略市场的短期波动
(3)安全边际
(4)能力圈
2.这四条理念,用两个字就能概括——捡漏。
3.世间的道理就是这样,有用的都会错,不会错的都没用。
所以你要出来做事就会犯错,你要想不犯错就只剩下道德优越感。
4.“以史为鉴”是让你体会本质,不是让你生搬硬套表象。
5.价值投资带来四个教训:
(1)人生不是算法,学东西不能机械照搬
(2)高手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他们会使用哪些规律,而在于他们发现哪些规律
(3)的确有些规律不会变,我们可以直接借鉴那些不变的东西
(4)考虑时间
三、演化是军备竞赛,还是和平协议
1.进化论只是一个科学思想,不是一个科学理论。
2.进化论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1)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创新
“放松了的选择”意思是把环境选择的压力减小一点,让生物们活的放松一点,更容易带来繁荣和创新。
(2)有时候不是环境选择新生物,而是生物占领环境
开拓海外市场的公司往往不是在本土混不下去的,而是在本土混得好的。
(3)有些生物会主动搭台,让别的生物来唱戏
生物不但会适应和占领环境,还会制造新环境。
各个物种互利共存,也许是比“斗争”更大的常态。
(4)有些生物会因为和别的生物共生,放弃自己的一些能力。
“基因剥落”以前有这个基因,后来很长时间不需要,干脆就没有了。
(5)比独立自主更高级的生存策略,是解放自我
生物发展和演化的合理策略是,在与多个物种共存的环境中,给自己谋求一个独特的定位,而不是总想脱离别人自己单干。
3.生物正确的价值观,不是总想着在一个严酷的环境里搞独立自主,而是设法放松自己的环境,让自己探索新的可能性,也就是解放自我。
4.人类早就不是独立自主的生物了。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独立自主的生物。
5.生物进化并没有特定方向,基因突变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可以变高级也可以变低级——有时候变低级更能适应环境。
6.现在严肃的中国科学人,都把“evolution”翻译成“演化”,而不是“进化”。
7.共存、合作、双赢,也是天道——至少和斗争一样重要,很可能更重要。演化不是军备竞赛,而是和平协议。
8.我们为什么总想着灾难要来,一门心思应对严酷环境呢?
创造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文化,求新、求变、求多元,面对未来主动探索新领地,这才是过着好日子的现代人更该做的事。
四、最高级的交流策略
1.演化就是生物的天道。你要想做事顺利,就得符合天道。
2.交流很重要,为了让交流有效,代价很重要。
3.并不是越傻的人,越容易被骗而是越傻的人越保守。
4.人类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可以吃,路越走越宽,但是这对你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你得有判断力才行。
5.杂食动物的特点——开放的机警。
一方面很开放,什么东西都能尝试;另一方面又很机警,有判断力。
对比之下,单食性动物则是保守又愚钝的。
6.人类的交流方式,也是开放的机警。
7.聪明爱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接收新东西。
8.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特别容易轻信他人的人,轻信他人的人早就被演化淘汰了。
只有两种人能稳定地存活下来:一种是开放而又机警的,一种是保守而又什么都听不进去的。
9.几种交流方式:
(1)没有利益冲突的个体天生就能无障碍交流
(2)如果有利益冲突,就会有问题,可能会导致战争
(3)有效的交流对双方都有好处
(4)最高水平的交流,则几乎不需要代价——这就是人类“开放的机警”式的交流。
10.越高水平的交流应该越开放,同时伴随着机警。
不管是谁,咱先交流起来,在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机警,这才是符合天道的做法。
附:以上内容属于“摘录笔记”,出自《佛畏系统》第五章P189-P215,时间2022年7月9日。
小吉有言:
今天晚上7:30-9:00是首次《倾诉大会》,带上我一共有五位成员,我们之间并不熟悉,或者说彼此很陌生。不过大家相聚在一起,自有吸引在一起的魔力。
下午看到“开放的机警”这个词,我觉得就很符合我们当前的交流状态。我们相聚在腾讯会议,有像我一样直接大方开语音开视频的,也有不好意思说话和露面的。相聚在一起,说明我们每人都有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不过我们每个人开放的程度不一样,对世界保持的警惕程度也不一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和谐有爱的交流,甚至还有神秘感,逐渐建立关系的神秘感和层次感。
Y私聊我的时候专门说“只听不讲”,没关系,愿意参与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不过他今天真的是特别大的突破,他是我们5人最先表达自己的,他讲了讲自己的烦恼,别人也给了一些建议。他非常勇敢。
F和S很亲切,很热心的沟通,同时提出她们所处阶段的良心建议。正是有年龄差的存在,沟通特别有意思,充满乐趣,互相理解的多一些。
W出声说话比较少,不过能看出来他在认真听,因为他时不时的会在聊天框发文字。能够一直耐心的倾听是特别良好的品质,这需要一个人全身心的都在关注别人。
在我们5人中,我、Y、F、W都偏向于倾听者,只有S偏向诉说者。可能正是因为平常倾听的多了,做容器累了,所以我们这些倾听者也想有个地方变成诉说者。
本来就是半夜发的招募消息,想着没人管就算了,没想到还真有同路人,第一次《倾诉大会》比较圆满了,希望我们接下来可以深度建立信任关系,彼此陪伴,彼此成长。
今天特别开心,我把我家的冰箱清理了一下,这不仅仅是做了一件事,是我对我的家更熟悉了一些,是我愿意改变做出的行动。会议进行时妈妈回来了,不知因为什么妈妈和爸爸又在大声争执。我脑子火一下冲上头顶,“你们不要再吵了,再吵都不要回来了!”吆喝完想到虽然我把麦克风关了,但是摄像头还开着,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看出来我在吆喝。本来只准备倾听“看好戏”突然就变得非常需要诉说,甚至后来我讲了很多。其实我不想吆喝他们,但当时就是忍不住。刚才跟妈妈道歉,妈妈说没啥。
《倾诉大会》是在几位好友的支持配合下瞎摸着走的,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和勇敢的参与。S老师想象在一个千人场次奋力表达自我的画面,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
最后,我今天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