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数智时代的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学习内容。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向。
在数智时代,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熊璋教授指出,未来的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主动提升语文学科专业和人工智能这“双核要素”,并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带来什么呢?它可以生成教案、帮助出作文题、批改作文、出测试题等。而我重点参与了分论坛四“数智时代的写作与评价”,听到了13位老师在这一领域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我就将其中一些实践做法和大家汇报交流。
在数智时代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人工智能的“脑容量”“创意度”+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共同构成了语文写作的新教学模式。
一、科学介入,明确使用的边界“三用三不用”
可用场景:素材的搜集与分类整理;给出语言表达多样化建议;对逻辑结构进行规范性检查。
禁用场景:不能借人工智能生成核心论点与结论;不能替代学生独立构思的过程;更不能输出涉及价值观的论断。
二、以“智”助教,推进教学
具体做法
1.通过调研学情,实现学生分层写作
(1)借助AI工具依托的9维多元评价图,可以精准识别并解决学生写作的共性问题。
维度评价要求:
立意深刻——考察观点的思想性、价值观是否正向
结构严谨——分析总分总框架,段落衔接,详略分布等
论点明确性——定位核心论点句,识别表达模糊或偏移
论据匹配性——论据与论点的关联强度与典型性
论证层次性——递进、对比、因果等逻辑链条是否完整
手法适配性——类比法、反证法等与论证目标的契合度
写作规范性——自动标点纠错,审查文体格式合规性
思维局限性——挖掘论证过程中逻辑漏洞或认知局限性
写作创新性——观点是否新颖,论证角度是否独特
(2)通过这样的多维度评价,能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问题所在,从而进行分层写作指导。
分层写作阶段
根据学生写作能力测评结果,用ai分级任务卡形式精准推送差异化写作要求。
基础任务卡:要求学生做到语句通顺与格式规范
进阶任务卡:强化段落衔接与修辞运用
高阶任务卡:注重立意的深刻与个性化表达
完成写作后:引导学生用ai修改和提供定制化写作资源。
例如:《信息时代是否需要纸质写作》
基础层学生如果论证基础框架不足Ai会提供论点、论据、结论三要素可视化图谱,帮助他们搭建框架
进阶思辩深度不足Ai会推送“主体性真理”哲学论述片段,拓展他们的思维。
高阶思辩深度有余而情感温度不足Ai会提供《如何用生活化案例增强论证亲和力》资源,让他们学会在思辩中融入情感温度。
(3)建立“动态分层+学生流动”机制
AI依令批改 自动生成汉语语法纠错、逻辑强化建议与思维拓展提示三重反馈标识。学生比较反思,垂直对照ai批改结果,对照语言、逻辑、思维三级优化建议。并且可以对比同伴批改的样本进行互批互改互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与监督者的角色,适时介入,针对共性疑惑进行讲解,对个别难点实施一对一辅导。确保学生能实现自我的问题定位-策略选择-效果验证。
基础层学生主要使用ai完成框架搭建的修改
提升层学生在ai修改的基础上,补充个性化论据、批判性修改与文本优化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AI改后的语言虽然有文采,但比较陌生化,脱离具体语境可能让人难以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缺少情感触摸。四川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何立新老师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但容易存在三个误区:无目的,为用而用,AI盲目堆砌;无温度,主体缺失,无视学生个性体验;少过程,直指结果,缺乏思维路径追踪。因此,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坚守写作的灵魂——真诚的表达与独立思考。只有经过深度思考后的优质表达,才能真正形成智慧。正如熊璋教授所说,未来最成功的学生将会是那批能借助人工智能建立知识联系、培养思维的学生。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