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大学之后,除了专业需要,我很少阅读文学小说,大多时候,我选择躺在床上,侧着身子,拿着手机看言情小说。手机的光时常照在我的脸上,我有时觉得眼睛很疼,但是里面的小说女主还在紧紧地抓住我的眼球,似乎在祈求我在多看它几眼。
结果就是,熬夜是常态,疲惫已经被大脑吞噬。更可笑的是,其实这些小说情节都相差无几,这是我打发时间为数不多的爱好。
那为何我情愿浪费时间在这些“闲书”身上,而不是选择观看经典文学小说或者专业书籍呢?我想大抵是因为畏惧吧。畏惧经典文学小说的严谨严肃,畏惧专业书籍的枯燥无味,又或是畏惧自身的懦弱,害怕能在这些文学小说找到自己的影子。
畏惧的结果就是,现今的我只能阅读一些浅显的、无趣的、毫无意义的小说,对于有现实意义的、严谨严肃的文学类型有了些许阅读障碍。想来心情十分沉重。
在意识自己可能对阅读少了几分耐心,少了几分真诚,多了一丝烦躁之后,焦虑经常涌上心头,却无计可施。这几天,偶然打开读书软件,发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在我的书架上,闲来便打开瞧瞧,不料却被其中的文笔与故事吸引,不知不觉中便看了一个多小时,那种熟悉的、读书的愉悦感重新涌上心头。
我想,这可能就是文人与文学的魅力吧。好的作品,无论在何时何地,又有何心境,都可以让读者沉醉其中。
在这之后几天,我都在读《朝花夕拾》,每读一篇先生的文章,都感慨先生的文笔底蕴深厚以及立意深远,这也让我燃起了坚持阅读的想法。
我想读书可能贵在坚持,只要你坚持“好读书,读好书”,之后你便会觉得“读书好”且“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