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公社唯一的职业打鱼人
大舅家表哥上初中第一天就在学校打架了,大舅就被叫到学校。原来,表哥班级的同学下课互相吹家长的牛,有的说他爷爷是退伍兵,有的说他爷爷是校长,有的说他爷爷是粮库的,表哥说他爷爷(就是我姥爷)是打鱼的,这些同学就不信,说表哥撒谎,话赶话,就动起手来。
大舅来到学校,说孩子没有撒谎,他爷爷就是专门打鱼,而且是全大队、全公社的唯一一个打鱼的。
老师也不信,俩人找到校长,校长问了姥爷的姓名,就说,确实是,不仅是全公社唯一一个打鱼的人,而且是打鱼水平最高的人,公社主任每年都找他要鱼呢,咱们每年过年分的大鱼,都是他打的。从此,表哥更扬眉吐气了。
姥爷所在的公社和大队以农业为主,大平原,风调雨顺的,收成好。公社最南端挨着一条很大的河,是嫩江的支流。河的南岸右侧是另一个省,左侧是本省的另一个县,位置极其重要。
姥爷所在的大队及公社,在河岸边修了一个亮子,一是观察汛期河堤涨水情况,不定时有领导来视察,更主要的是为公社大队的食堂提供鱼,而且每年春节,给县上有关部门和公社的单位分点鱼。
在亮子工作的人比较特殊,在大集体全员农业劳动时代,这确实是比较清闲自在的工作,全大队甚至公社想来的人肯定不少,为什么偏偏是姥爷呢?
最主要的是两点:技术与性格。
先说技术。
姥爷的技术:打鱼、修补渔网渔船和修亮子,不仅大队公社没有出其右者,就是对岸重视水利、渔业的另一个省、另一个县的众多的专业打鱼的人中人,也属他最厉害。
打鱼神人
今天主要就说打鱼。
现在喜欢钓鱼的人不少,但都是在水库或者鱼塘里,在湍急的大河里能钓鱼的,就特别少了。而打鱼,尤其是能在水深流急的大河里打鱼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极品了。
什么是会打鱼?
用姥爷的话来说,首先就是:想打什么鱼打什么鱼: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狗鱼、嘎牙鱼、鳌花、胖头、泥鳅,甚至甲鱼(鳖)......
再一个就是想打多大的就能打多大的。
还要动作快,说多长时间打出来就多长时间打出来。
有一年夏天傍晚时分,公社紧急捎话,明天中午食堂要20条大鲶鱼,每条1斤以上。
河里野生鲶鱼都长不太大,一般也就6、7两一条,而且这么多,时间又这样紧。于是,姥爷晚上备好30个大吊钩,30个大蛤蟆,凌晨3点在河里下钩,早晨5点钟起钩,28条鲶鱼,24条1斤以上,最大的有2、3斤,7点钟公社的吉普来拉鱼,齐活了,一点儿也没有耽误,又一次震动全公社。
就单凭这一点,现在多数的钓友在风平浪静的鱼塘都做不到的。
大队、公社各个部门还有鱼贩子,要鱼的时间、鱼的种类、重量是不同的,只要事先说好,几乎都能满足要求。
安全第一
姥爷打鱼20多年,没出一点事儿。
每个打鱼的人,最担心的事儿,就是别出事儿。
那条河水量大流急,小船在河里划都挺危险的,一个人又要打鱼又要管船,真不是一般人能行的。
河两岸的人传说,姥爷是鱼精变的,也有的说,姥爷打鱼前要给河神上香的,有几个特殊的日子是不打鱼的,打到肚子里满是鱼籽的母鱼、或者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特殊的鱼、鳖就会毫不犹豫而且很虔诚、庄严肃穆地立马放生,也有的说姥爷能听懂鱼的语言,更有的说姥爷能在河底下呼吸睁眼睛半个小时......反正都是说明姥爷不是一般人。
我那时候太小,听人们这样说,不知道问。后来姥爷去世多年了,想起来问大舅,他也是听别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他也曾经问过姥爷,姥爷就回了句: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那条河的那一段两岸,差不多每年都淹死人,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是没有人游泳的,也没有专门旅游的,淹死的有的是过河的,也有专业专业打鱼的。
有一年,新来的公社主任就安排自己的亲戚,跟姥爷学徒,一是晕船,二是每天半夜都有狼嚎,有时候狼还拍门,吓得死活不干了。
还有一个也是上面派来跟老爷学徒的,学了个把月,趁姥爷不注意,自己划船去打鱼,船差点翻了,人也吓的半死,正好那几天河对岸国营渔场淹死一个打鱼的工人,所以招呼也没打就跑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来跟姥爷一起打鱼,更别说取代姥爷了。
河对岸的劳改农场、国营渔场有时候需要特别种类的鱼或者完成紧急的打鱼任务,都会找姥爷帮忙,姥爷一个人顶他们五六个人,所以,两岸的打鱼人都自然而然地尊称姥爷为“渔老大”。
姥爷就一直干到六十来岁,生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