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江大桥的向往,起始于儿时所见过的日历挂历以及家中镜子上绘有的长江大桥图案,它深植脑海,一直延续至今。来到南京,总要亲自去看一眼吧。
11月28日,我和伍老师约好,第二天去看看长江大桥。次日一早我坐地铁到了夫子庙,和伍老师会合,坐一路公交车到了终点站南堡公园。顺着宝塔桥边的小路,沿金川河前行,几分钟就见到了长江大桥。这里也是金川河流入长江的地方。
人在小时候,看什么东西都觉得大,尤其是长江大桥这样的庞然大物。虽然它只是一个图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也是一个伟大的存在。而当我亲眼看到这个存在时,被深深地震撼了,长江大桥,真的是太宏伟太壮观了。
我们先顺着小路来到大桥背面,只见岸边绿草依依,蒹葭苍苍。江水随风泛起阵阵波纹,不时有万吨巨轮缓缓流过。雾气弥漫,对岸的树木和建筑依稀可见。
随后踏上一级级台阶来到玻璃栈道,刚好近距离仰望大桥正面。
走过那么多玻璃栈道都不曾畏惧的我,望着下面浩瀚的长江水,竟然头晕目眩,腿也发软,生怕迈一步就会掉下去。
有几个陌生的大姐,热情地冲我喊,不要往下看,向前走。伍老师则让我下来。我不敢迈步,内心却极想挑战,鼓起勇气,硬着头皮,目视前方,缓步而行,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放松下来。
我倚靠着栈道栏杆,仰望高大的矗立在石墩之上的几千米长的大桥,望着上层急匆匆穿梭的行人车辆,望着下层奔驰而过的火车,心里由衷地升起一种豪情壮志:这可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己设计建造的,被世界瞩目的大桥啊。
可以想象的出,当时的建造者们,克服了多少艰难困苦,发挥了多少聪明才智,挥洒了多少热情和汗水,才建造出这样一个雄伟建筑。
据说,150万颗铆钉都是手工铆上的,建成之日,由118辆坦克碾压验收的。当时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建成这样的大桥。
来看看百度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辉煌,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23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看完这些介绍,你觉得,南京长江大桥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奇迹,是否名副其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