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
即使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冰心
两年没有写年记了,不知是日渐浮躁还是懒得动笔,总之好像缺少了某些契机去反思、总结、自省、自责、自警、自恋,本应是1月1日自然年作记,个中原因不予详述,农历年为一圈罢。
这一年爱上了纪实文学,喜欢他的客观和就事论事以及与这浮躁社会的格格不入。身边的信息总是在不断涌入:老妈在微信里发的视频,同事朋友转发的新闻,各大“公知”的社会评论,“顺我者独立思考,逆我者被人洗脑”大行其道,虚拟世界总是在鼓励人们热情且悲壮地涂改自己、切削自己,逼着把自己放进某个单一且畸形的潮流中,我好像也没能独善其身。
回头想来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理性逻辑地分析一件事了。某一天蹲马桶的时候在想,我的价值观到底在被谁影响,腿蹲麻了也没想明白,提起裤子却猛然醒悟,如此思想糟粕竟已影响了我的如厕体验。呵,明明年轻却想窥觑整个世界,明明浮躁却想看透生命,思维和这蹲完马桶的腿一样麻木。
年纪见长,愈发觉得自己不再是作为单个个体而存在,社会、职业等外在要素使整体赋予了个体意义,虽然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的个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但集体效益总是大于个人产出,这点我深信不疑。
有幸能在一个高度集体化的环境下生活,如今竟也不知不觉在集体化的逆流中迷失了自我,倘若这集体中大家都一样,那我又如何是我,我该如何是我。惶恐之余发现中了诡计,原来已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变得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对新事物的少年心性早已消耗殆尽,因过往认知的局限视野导致固步自封,夹在间歇性励志和好吃懒做之间动弹不得,如此过的生活,便没了生气。此作风来年当好好“整饬”。
学生时,我们活在“确定”的世界里:一道数学题只有唯一的正解,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然而毕业后繁杂的工作把人拋进了一个方程组中,明明有三个未知数,却只给了两个方程式,当你绞尽脑汁猜出一个可能的答案时,翻到参考答案一页,只见一个“略”字。同样,小时候看电影总是纠结于一个问题:这个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现在看来是幼稚,没有纯的恶,也不可有无原则的善,评判标准往往是建立在一个自私的评价体系之上,不能用经验主义权衡善恶,善与恶也从不是硬币的正反面,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思想大概如是。综上所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标准答案,一个“略”字便是最终解释,只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拥有自己的主义,所想是进步的,所为是向上的,放下非胜即败的表象结局,善于从过往挫败里寻找自己的成长契机,便也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事无绝对,功不唐捐。
少年时,上午想去一个远方的城市,下午就能骑上自行车踏上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尽管当时还下着大雨。如今,拖延症总是能够恰逢时机地出现,许多计划也仅仅停留在计划。少年的勇敢大多来自于无知,如今的麻木往往来自懦弱。生活是可恶的,他诡计多端,试图拉所有人进入不堪的泥沼,看似只要答应了向它低头,就能免遭人间疾苦,但他却总会撕毁协议,到头来,屈服的人出卖了灵魂,陷入了黑暗,没有参考答案的难题会像子弹一样在平静的生活里扫射,习惯从众者只能慌张地四处逃窜。“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似乎在离我远去,可我知道这不是懦弱,只是日渐成长的认知产生了对生活的敬畏。偶尔胆怯,但知道据理力争;时常迷茫,但不蝇营狗苟,这是二零二一年的态度,也将是二零二二年的信条。
这一年曾满心欢喜,也有喟然长叹,似乎意识到生活就是如此,因外欢喜,亦因外失落,鱼肉往往搁置于无常刀俎裁决,而外界从没有隐藏驯服我的动机,好在还有心气,还能躁,还敢勇,还盼望,还想用这残破的身躯和该死的生活好好斗争斗争。新的一年,谈不上决战,起码也得是个会战级别,希望能取得一个阶段性战略胜利罢,如果能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那更是极好的。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发现身边人的年纪和勇敢成反比的。成年人的世界,少了勇敢,多了麻木。
明明年轻却想窥觑整个世界,明明浮躁却想看透生活,
简要而言,社会从来没有停止驯服我。
许多愿望没有达成前,达成后却又
不管如何满足,总是挂念着那些没得到的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没有得到更伤人
人生忽如寄,末辜负
没有永恒的黑暗,只有未达的黎明
自惭形秽的焦虑逼着你把大量的精力都浪费在弥补所谓的“差距”上,
1.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控己可控,不控无常。
人易因外欢喜,亦易因外失落,不应将优秀与否的主控权搁置于无常外界待裁决。
面对世事流转,只能问心无愧,尽己所能,走自己认知范围内有可实践性的最优路径,方可拿稳自己的牌,在自己的局里,如如不动,稳坐泰山。
外境不可控,内境能自控。
2.换位思考,旁观者清,允许别人,允许自己。
因外在评判而自我苛责,愈陷愈深,往往因一叶障目,当局者迷,不妨将自己“摘”出来,以旁观者视角,以看戏人视角。
看看:
“同样的境况,这份难以释怀的自我攻击若放在别人身上,会不会觉得坏到透顶,会不会仍旧耿耿于怀?”
如果认为“别人这样很正常”,那放在自己身上也很正常。
凡夫俗子,人谁无过,接纳平凡,才能以平常心抵御无常境。
3.成长思维,事无绝对,敢于试错,功不唐捐。
深陷辜负期待的内疚或舆论评判的牢笼时,放下非胜即败的表象结局,从过往挫败里寻找自己的成长契机,事无绝对,换个角度,过往坏为成就来日好。
与其说被困局所困,不如说,这是注定面临的专属困局,因你要以此为基探寻破局之道,乘风破浪过关升级。
我很喜欢这句话,喜欢的、不喜欢的、好的、坏的,都可以成为滋养我们人生的东西。就看我们怎么看待了。
年纪和勇敢一向都是成反比的。成年人的世界,少了勇敢,多了麻木。
生活可恶,阴谋重重、诡计多端,试图拉所有人下沉。看似只要答应了向它低头,就能免遭人间疾苦,但它却总在关键时刻撕毁协议。到头来,懦弱的人低了头,出卖了灵魂,也得不到稳稳的幸福。既然人固有一死,或傀儡一生,或战斗终生。与其做俘虏,不如做勇士。
择随波逐流,人生变得轻松,这是事实。但与此同时,也会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
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向生活低头的人交出的技能卡。
从此,遇到选择,跟从人流,不会有十字路口的犹豫,也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境。但总有一天,那个没有参考答案的难题会像子弹一样在平静的生活里扫射,习惯从众的自己只能慌张地四处逃窜,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潦草作答,交上一份充满遗憾的人生答卷。
拒绝向生活低头,保持独立思考,降低遗憾发生的概率。
(1) 不画地为牢,不过度负面预设,但凡心之所向,能通过脚踏实地稳步向前的,便从实践中寻找康庄大道。
(2)对未知新事物保持开放好奇的少年心性,不因过往认知局限视野固步自封,以小白身份重新认识新世界。
(3)放下好坏判断输赢预设,去经历去体会去感知,所经所历到底教会了自己什么,以历练经验化作自身筹码与底牌。
偶尔胆怯,但知道据理力争;时常迷茫,但不蝇营狗苟。
你间歇性地想明白了,但持续性地想不通;你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满是觊觎,却又对已经拥有的满是怀疑。
你知道自己应该朝前走,可你不知道该往哪儿去
希望人类战胜新冠疫情
你那么年轻却想窥觑整个世界,那么浮躁却想看透生活。
学生时代,我们活在“确定”的世界里:一篇文章只有一个确定的中心思想,一道数学题只有唯一的正解,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然而进入社会,每个人都被抛进了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现实中:“工作这么做行不行”不知道,“今天做的决定对不对”不知道,“我和他能不能走到最后”不知道,甚至就连“我明天在哪儿”也不知道。
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的参考答案,很多问题的参考答案只有一个字:“略。”你分不清“状况频出的今天”到底是“糟糕的只有今天”,还是“一连串糟糕日子里的某一天”。
为什么黄四郎放走了老二和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