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暑假读得较多、略细的是《教育理论基础》这本书。虽往年也读背过,但在从教第七年的路上,对它愈加能给结合自身实践而所悟深刻。
七大部分若干章节,重点分布不均,教育学为重,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次之,其他较少。
教育学部分重点梳理教育相关知识体系,研究教育的由来、规律、目的等,其重点在教师与学生、教学、德育等章节。可见教育最大的矛盾是学生与教育内容的矛盾,遂,对于我们教师而言研究教学规律、方法和育人模式、途径尤为重要。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部分主要阐述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机制和学习心理的运作。国外著名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不同,角度不一,都为世人留下了可借鉴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实践。智能这一奥妙的能力究竟由什么决定?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品德形成又如何把握?
挖掘这些理论知识的内核,我发现每一模块都可与教学内容、方法结合探究。这些知识于我的吸引力不似平面无生命力,而像至宝,抚摸它们就是在啃读经典,而我亦深切明白教育研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永葆活力与生机。知无涯,行无涯,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项难题来研究和解决,这亦是我们行走的动力。
(后续仍会结合备课、上课、教法等进行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