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晨跑的距离从3公里提升到12公里,我花了七八年时间。
最初,体重过大,跑3公里就已经累得够呛,需要走走停停,配速在830左右。持续了大约一年,晨跑距离提升到5公里。两年后,每次晨跑不低于6公里。之后,8公里、10公里,从今年开始,12公里跑成为常态。
按照专业的说法,距离每周增加10%符合科学规律。实际上,人都有惰性,跑步也有瓶颈,不是每个人都有突破的意愿,我们更愿意在舒适区按照习惯的配速和距离奔跑。所以,多数时候,提升跑步距离需要目标驱动,比如,多久之后能够一口气跑完10公里,或者,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半马甚至全马。
一直以为,跑完全马的训练量是每天10公里。后来发现,每天10公里的跑量只能满足半马需求,用于全马在30公里以后会很艰难。把晨跑距离从10公里提升到12公里,多出的两公里效果极好:一方面,心态上有了变化,明白自己是在为全马做准备,10公里以后能够冲刺一下;另一方面,对身体的刺激不一样了,最后两公里的作用至少相当于前面五公里;此外,每次12公里,每月300公里的跑量更有保证。
当然,跑步永远是和自己跑,不能无休止地增加跑量,目标不能太高,不受伤、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够了。每周至少休跑两天,这是底线;每次最好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这是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