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我的家乡 赣州篇
作为一个吃货,肯定是要记录一些我认为的好吃的,只是可惜我没有什么很强烈的拍照的习惯,之前很多好吃的并没有拍照记录下来。
只有最近一段时间会有记录东西的冲动,可能是年纪到了,就是爱记录一些有的没的
江西赣州
赣州是我的家乡,这真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
如果别人要问我赣州都有什么好吃的啊,其实我也比较难说出赣州的代表性食物。只缘身在此山中具象化了。
可能是因为赣州水多——江西人的母亲河赣江自南向北,汇入鄱阳湖,也就是在赣州由章江和贡江汇聚成赣江,也因为这个原因赣字也是由章和贡组成,小道消息是赣州缺点文化,所以加了一个文字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水多,所以鱼多。鱼多了,吃鱼的方法也就多了。
可惜因为我不爱吃鱼,我也错过了许多美味,也只知道一些关于鱼的吃法。
鱼脯:将鱼肉打碎混合红薯粉,再炸成丸。
这在我们家是属于年货范畴了,主要是一般不过年也不会费力去做。好的鱼脯可以很好的保留鱼的鲜味,又不会有鱼的腥味,因为是小火油炸,鱼脯内部会有一个空洞,类似于撒尿牛丸里面没有那个馅,表面是光滑的,也没有肉丸那种粗糙感,入口是滑滑的,口感是糯糯的,不会有特别的嚼劲,适合牙口不好的人。
好像还有人叫它鱼饼。不过我印象里的鱼饼是那种类似于实心肉卷,那一类,然后再切成片,就呈现为饼状。因为是实的,吃一两块就会腻了。
小炒鱼:鱼肉裹面粉炸完后,再加辣椒、葱、蒜等炒成。
小炒鱼上桌时,总是有非常浓郁的香味。表面会有一层汁水,让人看起来就非常有食欲。既有红烧鱼的味道,又兼顾了炸鱼的香味。不过我不怎么爱吃,因为我觉得鱼刺非常麻烦,因为我之前鱼刺卡过一次喉咙。我更喜欢吃还没炒的炸鱼,炸鱼它本身就已经很香了,加上我可以像吃炸鸡一样,拿手上慢慢吃,就更适合了。
红鱼:一种腌制而成的鱼类吃法。
可能因为其研制后,表面会又一层红色,所以叫它红鱼。我不爱吃,它居然同时具有酒的烈气和鱼的腥味,也可能是我过于敏感了。
大鱼大肉,讲完了鱼,该讲讲肉了。
荷包胙(荷包肉):用荷叶包裹肉和面粉等,再放入木桶中蒸。
这个我爱吃,口感类似于粉蒸肉——将五花肉用米粉包裹,不过荷包肉是用荷叶在外面包了一层,这就使得荷叶的香气会沁入肉中,去除肉腥味的同时,还兼具了荷叶的独特风味。特别是连着荷叶的米粉是最好吃的,会有很浓郁的香气。肉也和米粉一样软糯。吃酒席的话,一桌会有两到三个荷包肉。
梅菜扣肉:五花肉与梅干菜同蒸。
我觉得不应该叫梅菜扣肉,而应该叫肉扣梅菜,其肉在下而梅菜在碗底。梅菜吸收肉汁,又香又脆、肉交杂着梅菜的咸香,肥而不腻。我倒是更爱吃下面的梅菜,香气四溢。和我在外面吃过的梅菜肉丁有些类似,不过梅菜扣肉是整块的五花肉先经过烧制,后面再与梅干菜一起蒸。这样吃起来其实更爽,有种大口吃肉的感觉。
让我印象深刻的特色肉菜好像就只有这些,其他的菜要么是那种随处可见的,要么就是我觉得不好吃根本没记住的。
肉菜过后肯定就要吃一些小吃甜品了。
烫皮:米浆蒸制成薄皮,可卷菜直接吃(鲜烫皮)。
类似于南昌的肠粉,也是用簸箕——一种竹编大圆盘,倒入米浆,边蒸边摇(手做法)。不过鲜烫皮比肠粉要更加厚实,如果肠粉是小家碧玉的南方姑娘,那烫皮到像是粗犷的西北大汉,吃起来也更有嚼劲。我更喜欢吃包馅的,没有馅的烫皮就像干吃饺子皮一样,没有什么滋味。早餐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烫皮,绝对可以保一上午不饿。
还有一种将这种烫皮过油炸后,炸酥脆之后的小零食。
黄元米果:大米加黄元柴灰水制成,色泽金黄,可炒、煮、有嚼劲。
类似于年糕,做法也与年糕类似,可以炒,煮,蒸。口感也类似于年糕,但比年糕更有嚼劲,也比年糕更加硬。但不像年糕是一张白纸,主要靠加的香料调味;黄元米果倒是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一种吃进口中会马上喷薄而出的滋味。一般也是单独做主食吃。
小吃讲完了,是时候讲一些零食了
月亮花生巴:以豆粉或面粉为底,点缀花生、黄豆.
因为其形状是圆形,类似于满月,所以叫月亮花生巴。入口香脆,比薯片更香,也比薯片更大。非常非常香,就是吃多了容易上火。
酸枣糕:由南酸枣制成
我记得小时候只有齐云山南酸枣糕一种牌子,也是最好吃的。现在超市里好像有很多品牌的,像什么齐云山、云白山,吃来吃去还是只有齐云山的最好吃。
结语
在赣州从小玩到大,好像一直都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上面也寄托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有时候在外面看到这些独特的家乡标志,也会感叹一句,原来已经这么久没有没有回过家了啊!!!已经这么久没有吃到这独属于家乡的味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