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最近,刘亦菲,陈晓主演的古偶剧《梦华录》,可以说是近期热度最高的一部电视剧,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这部剧。
《梦华录》这部剧是根据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讲述了赵盼儿、孙三娘和宋引章三个女人历经各种困境,携手勇闯汴京,并在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的帮助下,最终姐妹齐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永安楼变成汴京最大酒楼的故事。
《梦华录》只有每周四、周五、周六三天,每天播放2集,追剧不过瘾,便想去复读原著《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于是,去省图书馆抱回来几本元杂剧的书,除了《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还有《西厢记》等。如今这个看脸的时代,读书亦如是。《西厢记》的封面、字体、排版等看起来舒服多了,便先读完了《西厢记》。
01 创作背景及作者
《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
《西厢记》虽源自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简单描述了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而且张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不敢反抗崔夫人这种封建家长,甚至对莺莺始乱终弃,令人厌恶。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
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元稹的《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
《西厢记》的情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张生也由原来的绝情之人,变成有情有义,对莺莺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历经重重困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除了饱满的故事、立体的人物和明确的主旨外,《西厢记》的唱词也十分突出,文采斐然,具有诗情画意,读起来就如同一首首曼妙至极的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郑恒。
崔莺莺19岁时,崔相国去世。老夫人携女儿崔莺莺,带着一个侍女红娘和一个小厮,扶柩回乡,计划回博陵安葬。然而,路途遥远,一时不能回去,暂时将灵柩寄放在普救寺里。
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人儿,好生伤感人也呵。
人情冷暖,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尽显其中。
唐代书生张珙(字君瑞)23岁,也是出自书香门第,父亲官拜礼部尚书。只是父亲在50多岁时因病去世,家道中落。
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满腹经纶,仍然书剑飘零,游于四方。1入京赶考,路过河中府,顺便探访同学兼好友杜确——统领十万大军的白马将军。
张生在游览名胜古刹普救寺时,邂逅崔莺莺,一眼万年,万种情绪,相思难寐。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十年不识君王面,恰信婵娟解误人。
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当即放弃赶考,将功名利禄抛向九霄云外,在普救寺借住下来,以便接近莺莺,义无反顾,追求爱情。点香灯,道场帮忙,只为远远见莺莺一面。
苦于没有当面倾诉的机会,百方求计,张生效仿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隔墙酬诗,得到崔莺莺青睐。
03 普救寺解围,互生情愫
风云突起,乱贼孙飞虎听闻莺莺有倾城倾国之貌,带领半万贼兵包围普救寺,欲抢莺作山寨夫人。三日不交人,烧寺杀人,“僧俗寸斩,不留一个”。
众人一筹莫展,莺莺提出三个方案:
一、“将我与贼汉为妻,庶可免一家儿性命”。母亲不允:“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舍得你献于贼汉,却不辱没了俺家谱?”
二、“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将我尸榇,献与贼人,也须得个远害全身。”母亲不舍。
三、“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这个主意得到母亲的赞成。
当即命令长老在法堂上高叫:“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
张生挺身而出,修书给白马将军杜确,搬来救兵,解了普救寺解围之困境。
张生彻底赢得了莺莺和丫鬟红娘的好感,张生的痴情和才华也博得莺莺的爱慕。
04 月黑风高夜,私定终身
张生智退山贼,危难解除,都以为好事将成,就等着明谋正取。
不料,老夫人食言不守,许婚不认,设宴让张生、莺莺兄妹相称,张生和莺莺大失所望。张生据理力争,被老夫以老相国在世已将莺莺许于侄儿郑恒推脱。
张生痛苦万分,相思成疾。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趁莺莺到花园烧夜香时,隔墙弹琴倾诉相思之苦。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东西,尽在不言中。
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莺莺欲说还休,欲拒还迎,心慕张生,又受礼教约束,不敢正面回应表白。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在一个月黑风高夜,莺莺私会张生于西厢,情意缠绵,你侬我侬,水乳交融,完美结合。
老夫人觉察迹象,拷问红娘。红娘施巧计,劝服老夫人,勉强答应婚事。
老夫人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张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赶考。
得官啊,来见崔夫人;
驳落啊,休来见崔夫人。
05 高中状元郎,迎娶莺莺
莺莺和张生,早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只想长长久久在一起。
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无奈迫于世俗的压力,刚确定亲事,暮秋时节,张生就要踏上求取功名之路。
莺莺在十里长亭送别时,对张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归来。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休要一春雨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有时,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未遇莺莺时,张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为了莺莺,他胸有成竹,胜券在握,“青霄有路终须到”,最终“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
需要的时候,郑恒不在身边,依靠不上。此时却来作怪,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
老夫人心里的那杆秤,无条件偏向郑恒,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给郑恒。
幸好张生及时赶到,识破郑恒。
虽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云开雾散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05 《西厢记》的历史地位
《西厢记》是古代戏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该剧文辞华丽、故事曲折、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人物传神,堪称绝世经典,并有“花间美人”的雅称。
因其在艺术上的近乎完美,故又被选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有“西厢记天下夺魁”、“古戏扛鼎之作”和“北曲压卷之作”的说法。
《西厢记》可以说是首开先河,在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现纯爱情的长篇作品,艺术成就甚高。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词警芳心”即直接关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第17篇2854字,累计337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