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与底线教育,而不是学业成绩

“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幸福!”——张文质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段时间听朋友说故事,这些故事给我最大的启迪就是:一个家庭里面,最重要的教育是生命教育与底线教育,而不是学业成绩。

      一、生命教育与底线教育缺失及现状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面,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缺少对生命的关怀,缺乏珍爱生命的教育与底线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与珍爱之心,缺乏底线与原则,做人做事就会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无论任何时候,父母都要告诉孩子生命最重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要好好的珍爱自己,珍爱生命。而珍爱生命,前提是好好的吃饭、好好的睡觉、好好的运动、好好的生活。也许有人会说,吃饭、睡觉、运动,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还要操心吗?

      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操心的事情。据我所知,寒暑假和周末时间,这种现象不在少数群体,比如农村初中高中留守儿童,甚至有一些大学生放假回来也是过着这种晨昏颠倒的生活,晚上不睡觉玩游戏、刷短视频看短剧看小说等等,白天则起不来,睡到中午起床叫正常了,有的甚至是睡到下午四五点钟,一天就吃一餐。且不说身体摄入的营养来自哪里,这种晨昏颠倒的生活早已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身体自然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种现象的存在源于农村一些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根本就没办法管得到孩子。即使父母在家,有些父母也叫不动自己的孩子正常起床、吃饭、睡觉,运动更不用说了,真是少之又少。等到周一回到学校,孩子们就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且不说能够好好听课,他们连眼睛都睁不开,怎么能够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呢?有时候看着他们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真的担心风一吹就倒下去了。

      二、生命教育:教会孩子正常生活是关键

      所以说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首先要教会孩子能够正常的生活。告诉孩子要好好吃饭、睡觉、运动,好好生活,才能好好学习和工作。

      家长要告诉孩子,珍爱生命,还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要自尊自爱自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面对,而不是拿自己身体出气,不吃不喝睡不好觉,甚至伤害自己。要告诉孩子,没有任何人和事值得你伤害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告诉孩子,生命最珍贵。张文质老师说:“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幸福”!如果连命都没有了,谈什么希望和幸福呢?哪怕生活遍布荆棘,但前方总会有一束光照耀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走着走着,前方就豁然开朗了呢!

      比如,有的孩子在面对学习压力时,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出现自残等极端行为。这就是家庭教育缺乏生命教育的典型表现。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压力和挫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明白,生命是宝贵的,任何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克服。

      三、底线教育:为家庭教育筑牢保障

      如果说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那底线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保障。家长从小就要告诉孩子那些事情能做、要做,哪些事情不能触碰。法律法规是红线,违反公序良俗的事情也要远离。教会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好底线教育。这样,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会自觉的亮起红灯,不敢跨越。又或者说靠近危险地带的时候,因为有底线有原则,更有敬畏之心,那有些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及时止损,就不会发展到严重而不可收拾的地步。

      例如,在网络时代,信息繁杂,孩子可能会接触到各种不良信息。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告诉他们哪些信息是有害的,比如网络“霸道总裁”的短剧传播的错误价值观会影响自己的三观,不要留恋不要传播和模仿,更不能当“键盘侠”随意评价。同时,要告诉孩子保护好自己的信息,不能出借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要好好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女孩子还要告诉孩子身体底线、感情底线,无论是交友还是婚姻,要有底线,遇到爱自己的要珍惜,遇到不爱自己的不要无原则的牺牲自己,要是出现危害生命健康的“家暴”,无论这个朋友、老公有多优秀,都要坚决的“断舍离”,毕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们的生命冒险。这些看似琐碎的底线教育,实际上关系着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可惜的是,在许多人的家庭教育里面一直都灌输着孩子要认真学习,努力进步,要为自己的未来去拼搏,在他们看来,学业成绩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却从来没有告诉孩子,无论任何时候,凡是涉及到生命健康安全与底线原则的事情改如何去面对?比如当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时候、他应该怎样保障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他应该如何紧急处理?是害怕畏惧还是敢于说不?如果因为害怕,所以不敢说不,他一方面忍受着别人的欺凌,另外一方面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是否已经教给孩子应有的处置方法?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无论任何时候生命最重要,其他身外之物都可以丢弃。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连自己的命都不顾不上了。

      因为珍爱自己的生命,敬畏自己生命,所以无形中就会考虑家人和他人的生命,珍视他人生命,做事就会有原则和底线。凡是触碰原则和底线的事情就会坚决远离绝不会去做,有敬畏之心。相反,如果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就会枉顾他人的生命,同时漠视家人的生命,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呀!

      例如,一些青少年因缺乏底线教育,参与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伤害了他人,也毁了自己的前程。这就是没有接受良好生命教育和底线教育造成的后果。

      四、家长正面引领生命教育和底线教育的路径

    为了让孩子接受全面而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绝不能出现违反公序良俗或者违法活动,哪怕是玩游戏的活动,都可能会深深的影响孩子。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家长玩游戏比孩子还要入迷,孩子能不参与吗?他觉得家长都玩得很快乐,自己当然也要跟着一起玩了。所以家长的正能量引导胜过一切大道理。家长尊重、珍视生命,孩子也会尊重和珍惜生命。反之家长挥霍生命、漠视生命,那么孩子也会跟着。

      其次,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长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引导。在交流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避免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指责。每天尽量陪伴孩子吃饭,接送孩子上下学,倾听孩子的声音。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通过一起运动、旅游、做家务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包饺子,比如与孩子的“亲子游”让孩子全程负责导航、购票、定酒店、买景点门票等,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当然,家长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应该要及时出现指引,适当帮忙。

    第四,学校和社会呢,也要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应该要开设相关的生命教育和底线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生命教育和底线教育,宣传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与严谨性。社会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正能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有关部门要约束不正确的价值观宣传。

      家庭教育道阻且长。作为家长,也许一辈子都要时刻提醒孩子,要珍爱生命,要有底线和原则,生命教育与底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与保障。只有将这两者融入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孩子,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才能避免他们走错路、走歪路。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尊重生命与坚守底线的成长环境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