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对韩、魏得寸进尺后,又进一步试探。
先看原文: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智瑶在宴会上侮辱韩氏后,竟直接向韩康子索要土地,实在欺人太甚。
韩康子当时就觉得肯定不能给,但被段规劝住了。段规说应该给。
他给出了理由。表面上呢,我们破财免灾。因为你一旦不给的话,智瑶一定会开战。关键在于段规看准了智瑶的性格。既贪得无厌,又刚愎自用,如果韩家连索要土地这种无理的要求都能答应的话,智瑶一定会膨胀,膨胀了就会向其他家族索要土地。其他家族忍不了就注定要打,我们就可以隔岸观火,见机行事。韩康子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给了智瑶一座“万家之邑”,这个万家之邑说的是城镇的繁荣与规模,如果与现在比的话,可能就是一个小镇,或者是稍微大一点儿的乡镇,如果按当时算的话,那就算一个一线城市了。
智瑶一张嘴就要来一座一线城市,给我我也高兴,随后他就向魏桓子开口,魏氏竟然也给了一座一线城市。这与段规的预想完全相反,魏桓子为什么同意?为什么屈服于智瑶?
先看原文: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魏桓子并非甘心献上土地。因为他的身边有一位睿智的家相,名叫任章。任章的考虑是,智瑶无缘无故就来索要土地,所有家有业的贵族都会害怕。而我们如果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他一定会膨胀。他膨胀就会轻敌。其他人因为怕他,就会团结起来对付他。我们来看段规和任章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前面是一样的,他们认为只要给了土地智遥就会膨胀,但是他们最后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段规认为他们可以坐山观虎斗。而任章则认为,这些人可以团结起来对付智瑶。我觉得任章想的更透彻。
用团结的力量打败轻敌的敌人,胜负显而易见。同时任章还引用了一段《周书》的名言。大概意思就是说,想要打败谁就先帮助谁,想要从谁那儿占到便宜,就先拿一点儿便宜给他。
战国年间,人们似乎很相信这个道理。比如《老子》中有一段话“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吕氏春秋》引过一句诗“将欲毁之,必重类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兵书《六韬· 武韬·发启》讲的道理“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些文字全部在阐述同一个道理,想要使谁灭亡,就先让他疯狂。怎么让他疯狂呢?顺着他,宠着他,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助长他的嚣张气焰。
“先予后取”的道理貌似放在四海之皆准,既可以对付敌人,也可以操纵自己治下的百姓。那么问题是段规和任章都懂的道理,在篮台宴会之前有了很多真实案例足以佐证这个道理,智瑶难道不懂吗?
事实上,《资治通鉴》没讲的是,就在兰台宴会前一年,公元前458年,智瑶攻打仇由就用到了这个策略。仇由是个小国,虽不大,但不好打,因为它坐落在群山深处,和外界没有大路相通,外面的军队很难开进去。智瑶想了一个诡计,铸了一口青铜大钟,想送给仇由国君。而仇由国君不听大臣劝阻,开山修路去迎大钟,结果迎来的还有智氏的军队。
大约在同一年, 智瑶打算袭击卫国, 同样也是先对卫国示好, 送来宝马和美玉。卫国国君很高兴, 大摆酒宴, 只有南文子一个人表情凝重。南文子讲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无方之礼, 无功之赏, 祸之先也。”意思是, 无缘无故送上门的好处一定是祸患的先兆。国君一下子就被点醒了, 马上厉兵秣马, 加强边境防卫。智瑶只好放弃了攻打计划。
类似例子很多,智瑶显然懂“先予后取”,本不该被算计,但魏桓子献城后,韩氏大管家段规期待的战争还是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