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读1963年的《傅雷家书》。
总共两封信,6月1封,11月1封,纸张总共5页。
6月的一封信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傅雷告诉儿子自己的最近身体状况,一个是告诉儿子如何面对外界的批评,既是父子,又是能够推心置腹的朋友。
受当时特殊环境的影响,傅雷身体这几年越来越差,一直病病歪歪,伤风,咳嗽,抽筋,腰椎关节炎复发,血压增高……还有以前的老毛病,堆积在一起,积劳成疾。傅雷在谈到自己身体的时候很乐观,身体已经那样了,还很轻松似的告诉儿子,不太严重,足见他的坚强乐观,对儿子的疼爱。
当傅雷从弥拉那里知道傅聪正在为外界的批评而苦恼时,他非常心疼,他告诉儿子要正确看待这些批评。如果是正确的,就自我剖析,查找自身的原因,同时要提高警惕;如果是存心作对的,没有必要去介意,因为没有意义。为了安慰傅聪,又举了一些名人的例子,如伽利略、巴尔扎克等,都被莫名其妙的指责过,优秀的人被人妒忌是很正常的,学会以君子之心度小人。
傅雷告诉傅聪:“是非自有公论,日子久了自然会黑白分明。”是呀,无论怎么颠倒是非,黑的永远变不了白的。对于儿子的教导,处处都是哲理。估计傅雷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句话若干年后会在自己身上得到验证,致敬伟大的翻译家。
看到傅聪的父母身体不好,我也想起了你的姥娘和姥爷,在元旦之前,他们两个身体不好,到郑州看病,在医院住了一周,虽然最后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作为女儿,我应该陪伴在身边,可是你姥娘姥爷说我是班主任,家里有几十个学生需要照顾,没有让我去做陪护,辛苦了你舅舅,一直陪在身边,其实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悔。
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是需要照顾的时候了,我不能再以工作忙为理由,该是自己的义务必须要尽到。
你爸爸和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熬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妈妈得提醒你们两个,,熬夜伤身体,健康第一。
10月的一封信,傅雷表现出了难得的兴奋之情。人逢喜事精神爽,让傅雷很高兴的一件事,是儿子弹琴的时候,身体居然不摇摆了,音乐的感觉可以完全凭着手表达出来,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所以傅雷很兴奋,兴奋时灵感也会多,趁着灵感的抒发,在这封信中对傅聪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看到傅聪提到:“一切都远了,同时一切也都近了。”这句话,傅雷更加开心,说儿子已经达到了著名艺术家莫扎特和舒伯特作品的境界,足见傅雷对儿子的信心始终如一。
傅雷也说到在翻译作品的时候,说不如以前,对原著的体会越深刻,越觉得翻译不出来让自己满意的味道,其实这是傅雷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想要和原作者达到神韵合一太难了。
但是傅雷并没有因此灰心,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他把能够工作当成最大的快乐。
信的后半部分,傅雷和儿子谈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和思想的差别,说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了解清楚的人,会有一种伟大的品质,会养成一种无所不包的胸襟。
其实,傅雷说这些话的目的,也是为了告诉儿子,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习中国的博大精深,也要学习其他国家的精髓,取长补短,吸取新鲜的养料。
信的末尾,傅雷又一次谈到了孤独,说任何孤独都不可怕,文化的孤独和精神思想的孤独才最可怕。
我不由想起了以前傅雷说过的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君子慎独,孤独了,心里才会宁静,才会更加深刻认识自己,才会在心灵中去创造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宁静致远!
1964年两封信,1月1封。4月1封,纸张总共6页。
1月的信,主要是傅雷给儿子提供推荐了几本书,为了使傅聪在艺术界取得更大的进步。看了傅雷给儿子选的书,从书名到作者,还有主要内容什么的,傅雷都能够如数家珍,妈妈感觉很惭愧,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多么骄傲与自豪,而我呢,孤陋寡闻不说,从高中起,就已经帮不了你任何忙,完全凭借你自己,爸爸妈妈都不如你,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傅雷翻译过罗曼罗兰的作品,还有巴尔扎克等的作品,当时已经是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但是他在儿子面前,还总是很谦虚,说自己五年,十年之后是否能够做出成绩也不敢说,他这种谦虚和永不服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赞赏和学习。
在这封信中,他说的读书的方法,我觉得对我们都很有用,傅雷说一本好书要从头到尾先看一遍,以后再细看,因为一切古典著作都不是一遍所能吸收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妈妈的理解能力不如你和你的爸爸,加上看书时深入不进去,所以有时候看书就会出现看不懂的现象,不过后来我发现,当我第二次去看某本书的时候,有些东西理解起来就不那么晦涩。就像我看《傅雷家书》一样,每次教八年级的时候,我都和学生共读,每次共读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共读又读出来新的意义。亲爱的儿子,经典作品就是这样,常读常新,越读越有滋味。
“不论哪一种形式的艺术,艺术家为了得到更加效果,采取的手法越精简,越表示他炉火纯青,渐趋成熟。”傅雷把这个道理讲给傅聪听,说现在傅聪弹琴时既然可以做到身体平衡不摇摆,就一定能够达到演绎的最高境界,朴素而含蓄。
就像2022年我们的冬奥会一样,主题是“简约、安全、精彩”,哪一样又能离开千千万万次的练习呢,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既需越高的自尊,又需极大的屈辱。”傅雷希望儿子在音乐方面炉火纯青,在理论和修养上也要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希望傅雷在艺术中勤苦修炼,有更大的进步,还要博览群书,修身养性。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四月的一封信,除了与儿子谈艺术和西方哲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将来出生的孙子取一个名字。在傅雷心中,尽管和儿子隔了千山万水,但是却阻隔不了对儿子情深意长的爱与思念。
当傅聪不来信的时候,傅雷就会暗自推测,是不是心情不好,一日三餐如何解决,练琴不知道累不累……从工作到生活,都是傅雷关注的焦点。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傅聪就是傅雷心灵慰藉的良药。
这一年傅雷继续研究巴尔扎克,谈到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哲学思想的态度:“中国人不是不讲形而上学,但不像西方人抽象,中国人用诗化的意境,把形而上学的理论说的很空灵。”不难看出,中国哲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处处体现人性关怀;西方哲学比较枯燥,上帝至上,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东方的哲学家相对更谦虚一点。
后半部分浓浓亲情溢出来,未来的孙孙,女孩儿叫凌云,男孩儿叫凌霄。
凌云的意思是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凌霄是一种花,寓意慈母之爱。
还记得你姥爷为咱们的新房画的那幅《凌霄图》吗,足足用了三个月,到了今天,我才真正理解,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炽热的爱呀。
亲爱的儿子,看了这一封《傅雷家书》,心情格外舒畅,慢慢的人间烟火味儿。
寒假里,我们一家三口,健康快乐、逍遥自在,坐看云卷云舒,笑看风霜雪雨,天地间任我们自由呼吸,美,美,还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