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京东下单了一根电源线,昨天查快递信息显示已到了距离老家大约五公里的快递点,为了能早日实现在电视上放映电影的自由,吃过早饭我和儿子决定徒步去取回快递。
一路步行导航,穿过了我读高中时必经的村庄,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当年蹬着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返于离家十公里的县城读高中,交通闭塞,交通工具匮乏,我们绕道一个个村庄,最后到国道,因此,即使数年不再重走,但当年所经过的村庄依然倍感熟悉。
我们俩一路走一路闲聊,到达了京东仓库所在的村庄,导航在一个路口结束,但没看到有京东标志的快递点,正好在一家人的门口站着两个聊天的中老年妇女,我走上前去问了路,按照一个阿姨所指引的方向向北走,可一直向北,仍然没看到京东标志,此时,路边停着辆车,正好从车上下来一个年轻女士,我想让儿子上前再问问她,结果他又再次拿出手机重新导航往相反的方向走去,我只好又亲自前去问路,问完继续走,终于看到了用铁皮围起来的仓库,门头上隐约可见的像京东的红字,进去告诉快递员要取件,他问地址是哪儿的,我们报了地址后,他说已经分流到各乡镇快递点了,让我们跟乡镇的快递员联系或者跑道乡镇去取,原来这一趟跑了个空,那就权当锻炼身体了,出了门准备折返,突然想起憋了一路想去趟卫生间,又回到快递点去问有没有卫生间,他告诉我出门黄车停放的左侧有两个,走到地方一看,天啊,脏的让人无语,真是不堪入目,没法,那就凑合用吧,门里没门闩,叫儿子数声他也没回应,只好一只手拉着门勉强上了厕所。
心里隐隐不悦,从第一次问路到最后去卫生间,感觉儿子一直是个陪衬,问路、取件、问厕所,都是被动地跟在后面,不敢张口,不主动开口,像当年的那个小孩。想想已过二十岁,而且在外上了两年多学,希望他能比原来多一些成长,多一些勇气,多一些成熟,多一些男孩的责任和担当,遇事主动点,多承担一些,考虑周全一些,给一天天奔老的我一点安全感和被照顾的幸福感,而不是我一直源源不断给与他照顾,而不是凡事都需要我往前冲。
返回的路上,我跟他交流了内心的想法和对他的期待,儿子说他在我面前也想做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在妈妈这儿想做一个孩子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直缺乏安全感呢?想来也是,长这么大,原生家庭也没给与他太多的力量,反而是恐惧和担心,是无所适从,暴躁不成熟的父亲和内核情绪不稳定的母亲,能带给孩子什么自信与力量呢?单单靠空洞的说教不但不能使孩子更有勇气,反而会使他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只有父母关系和谐情绪稳定才能滋养孩子,给孩子力量和勇气,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