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在书中,任正非关于自我批判的论述主要如下:
一、任正非将自我批判视为华为生存发展的“护法宝器”,是其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守门人”。他认为,一个企业能否长治久安,核心在于接班人是否具备自我批判能力——“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自我批判的核心定位:自我批判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优化和建设。其根本目标是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避免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陷阱。任正非强调,“自我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不是为了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了优化和建设而批判”。
自我批判的方向与原则:华为的自我批判始终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针对违背“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人与事。方式上借鉴中国共产党“民主生活会、自律宣言、整风大会”等经验,但明确反对“相互批判”——企业是建设性组织,相互批判易引发矛盾,因此更强调“自我批判为主,少批判别人”;同时要求“实事求是、把握适度”,避免无限上纲。
自我批判的制度保障:为避免自我批判流于形式,华为将其制度化。2005年成立“自我批判指导委员会”,将“敢于自我批判”作为干部提拔的核心标准——“华为从上到下要调整,要使用敢于讲真话、敢于自我批评、听得进别人批评的干部”;早在1998年,任正非就提出“凡是不能自我批判的干部,原则上不能提拔”,强调“没有自我批判能力的人不能当干部”。
自我批判的作用与意义:任正非通过华为的发展历史总结,自我批判是华为从“小作坊”成长为“国际化大公司”的关键。没有自我批判,华为就不会认真听取客户需求、学习同行优点,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潭;不会在生存危机中深刻反省、自我激励;不会打破“游击队、土八路”的局限,提升到全球化管理境界;不会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避免因成绩而忘乎所以。他用“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来的人就是圣人”等形象比喻,强调自我批判是个人与组织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二部分,说说传大凤凰的自我批判。
首先,在传大凤凰的第一条价值观“做人先于做事”中,明确提出“反省和自我批判,是一个人真正稀缺的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自我批判的情况少之又少,我们几年来在每次展演结束后,就在我表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在规模、影响力和专业度等方面首屈一指等等,在总展演的复盘中,对不足和改进也是蜻蜓点水,在市场布局和销售战略上这三年一直没有把四川甘肃宁夏和青海做好。
自我批判是反人性的。人性是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容易看到并放大他人的缺点。
自我批判对传大凤凰来说,是必须在2026年要倡导和实施的。
首先,自我批判要从我做起,其次是副总级别的也要起到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