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童话故事的初衷是引导小孩子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童话故事正义没有战胜邪恶的结局更可以让孩子为这个世界做好准备童话故事不一定要正义战胜邪恶,是因为这更符合现实世界
童话,顾名思义,是给儿童看的故事。而这个正义和邪恶在我方看来并不局限于正派角色和反派角色,而是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并且,评判该论题的标准应该是哪种结局会对孩子们的未来更有好处,对于这个论题,我方认为,童话故事的结局不一定正义战胜邪恶。我们不否认正义战胜邪恶的美好结局,但是我们不提倡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这样的乌托邦式的完美结局。
首先,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于过去的社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所以请各位评委,观众,以及对方辩友认真思考一下,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是否还需要一个完全乌托邦式的美好结局?过去的社会还不够先进,孩子们除了从大人口中,无从接触到真正的社会,而童话的完美结局和大人的蒙蔽可以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而现在的社会如此先进,孩子可以从各种渠道去接触这个社会,那么童话已经不足以在他们心中构造一个完美社会,那么乌托邦式结局已经失去了这方面的意义,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强行追求所谓的正义战胜邪恶。
其次,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当初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国家已经把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从16岁下调到12岁,这就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社会孩子们的早熟。那么,由于孩子们心理上的早熟,让他们从小接触真实的社会也是必要的,而在童话正是一种体现方式。
再者,现在童话故事的结局大多是正义战胜邪恶,这种结局当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儿童从小接触的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是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结局,就会在孩子心中构建起一个与现实世界矛盾的理想世界,那么,当孩子们踏入这个与自己想象中相差甚远的世界时,那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如何接受,如何去融入这个社会?如果他们一味的认为正义一定可以战胜邪恶,在他们长大后可能没办法正确的认识社会上的负面势力,然后在遇到这种正义和邪恶的争斗时没办法正确的认清形势,那结局将不堪设想,所以我方认为有必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社会的真相,让他们成长路上少一些坎坷。
其实,在我方看来,童话故事的结局并不只是用来给孩子们的未来填满希望,同时也应该是现实的投影,毕竟童话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也属于文学,而一切文学作品只有来源于现实同时又反应现实,完全的正义战胜邪恶的完美结局是背离现实的,当文学作品陷入固定结局而背离现实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我方认为童话故事的结局不一定正义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