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按照计划,我们第二次读书交流活动按时举行,老师们第二次的读书交流更加有体悟,觉得没有那么的难以理解,更多的和自己的教学联系在一起,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理论武装头脑,来验证实践,这种科学的教学和教研思路更加的清晰。
仍然按照上面的顺序,老师们分享PPT,跟大家交流自己的心得,并将在实际教学中的疑惑和理论都拿出来与大家交流,是我们收获颇丰,并引发了我们对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秦老师给大家的读书分享进行了点评总结和自己读书的心得分享。
首先秦老师对老师们的读书进行了肯定,看过两次的读书交流活动,老师们对这本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秦老师又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秦老师说三本书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然后主要就《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进行了具体的分享。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形成性评价使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平时我们老师关注的是如何教而不是评价的问题,我们所关注的评价也仅仅是表面的,而没有去针对更好的教学的改进去思考。也就是说侧重了教学却没有侧重学生。我们的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很多评价为什么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两个关键词,正确和反馈。并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说,学习目标有很多类型,每一个类型的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达到了没有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的情况准确不准确,我们的反馈是否是有效,能否促进学生的下一步学习。
再比如说作业,一般来说,包括试卷的使用一般都是用正确与否或者是分数来批改,这种对学生的评价和判定对学生改进学习和老师的改进教学有没有作用。可能是同样的等级和分数,并不能正确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和学习情况,所以书中提倡用具体的反馈,可以是口头的,或者是书面的,需要我们用心的去探索。
学生还需要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进行改进,老师不能随时随地的指导的情况下,他能否学会自己来评价自己,然后针对这种评价进行改进学习。我们在上课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评价的时间和给学生反思的时间,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表达和反思并进行一下必要的提示和引导。总之,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关注学习的过程,抓住两点,一是信息,或者说证据,二是反馈。
秦老师的指导和其他老师的分享都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我们心得一个学期的教学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要努力探索,将这些所学到的技术和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的科学,更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