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着雪一早起来感觉神清气爽,整个白茫茫的世界仿佛思绪更加的清晰。用早上独处的时间听家庭教育,不再像原来一样完成任务似的去听,而是带着问题先看目录,哪一个是和我关联的以及最近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开始听忽略孩子的感受将带来什么恶果,感觉在育儿的道路上总是跌宕起伏的,就像天平的两端,有时候会趋向坏的一面,有时候会趋向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是什么?比如下雪天很少有孩子出来玩,但是我会支持她去玩。下雪天是多么难得遇到的,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虽然南方下雪天也不少,但是真的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大地盖着厚厚的被子,这样的景象还是很少的。虽然偶有一些瓦面崩塌的景象,有时雪会倾泻而下,但是相信孩子有这种反应能力,于是让孩子自由去玩儿。她在山坡上滑雪我也没有反对,觉得那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运动,可以发掘孩子的勇气。
有个男孩子说他很羡慕我这样的妈妈,他说他的爸爸妈妈都不让他出去,也不让他尝试任何危险的东西。我发现这个男孩非常勇敢,还作为孩子的队长,有很多新鲜的玩法。
有时感觉天平又倾向邪恶的一面。比如前天发生的事件中,我就只图自己心直口快,对孩子表达自己心中所有的不满,觉得都是孩子造成的问题。
原来成长是有意义的,也许它不能体现在变现,或者是给到你明显的反馈,但有的时候能够激发你的良知,让你不断的在心底有一些触动,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回想自己这么些天,特别寒假39天的假期,跟孩子真的很难亲子关系好,或者孩子有时候因为真是让我非常的内耗,让我产生挫败感,我用强硬的手段,用衣架打,孩子由害怕转化为恐惧,恐惧后是愤怒,对妹妹大吼大叫。
今天听到张老师的这个课程,让我最触动的一个点是很多家长会看到孩子的一些表象,不能设身处地的想到孩子的一些需求及感受,都是在用自己的思想主导孩子。他讲的一个例子,就以老师的对话讲述吧,就是在一次跟一个家长连麦互动中,正好那个孩子也在边上,老师说:"现在你不要跟我讲那么多了,只要问孩子几个问题,我就已经知道你所有孩子的问题的原因到底来自于何处了。 "
好,其中老师问到几个问题,比如问妈妈平时对你夸奖多还是批评教育多?平时妈妈你觉得妈妈脾气大还是脾气很温和,比如然后我还会让孩子说你对妈妈有些什么样想表达的,或者说你对妈妈有些什么样的期待,当然前面两个话题我想大家不问也知道答案了后妈妈很凶,妈妈经常对我大喊大叫,总觉得我会这个影响了他就心他就心情不好,我表现不好他心情不好。
你觉得妈妈平时对你肯定都还是批评教育多,肯定是批评教育多。
最后我和孩子有什么想要期待一些表达的,孩子看了半天,妈妈我说没关系,你我答应你一件事情,你妈妈肯定不会找你秋后算账,而且我是来帮助你的孩子鼓了好半天的勇气才敢讲。所以你知道吗?平时妈妈在孩子这里造成的那种威慑力已经有多大了吗?结果还是说出来几个需求和几件事情,让我有一点甚至都有点感动了,还说我只想妈妈能够理解我,能够照顾到我的心情和感受。
你看上一次我那个作业没有快速的做完,然后妈妈就觉得我耽误了他的事情了,我耽误他了,于是妈妈心情就开始变得不好,于是他就开始大声的骂我了。我只希望看到妈妈看到我那个时候其实是很难,我心里面很着急,我很焦虑,我很紧张,我就怕妈妈骂,可是越焦虑越紧张,我就越说不出来了。
好,然后我完孩子说完以后,我说好明白了,好现在你先回去,然后我对妈妈说,我说我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了,我说刚才孩子的对话你也听见了,尤其是最后孩子表达的需求当中,你有听到什么?妈妈说我听到孩子上次我对他发脾气那件事情他还没过去,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我的天孩子表达出那么深那么大的一个需求以及所有问题的核心来源,你居然听不见。
孩子需要你理解他的情绪,理解他的内在状态,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的感受,这才是孩子的需要,然后你眼睛里面耳朵里面只听到了那件事儿,所以你看这就是在我们目前的中国的家庭当中,绝大多数父母都可能会存在的一个状况和问题,眼睛里面永远盯的都是事,而没有孩子,这个人是什么?是人就有情绪有感受。
孩子是当下的,亲子关系就是所谓的情感链接,什么是情感链接?是当我人在想你的时候,我也知道你也在想我,当我知道我爱着你的时候,你也在深深的爱着我。
这就是情感的流动。但很多时候因为不能想孩子所想,不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断了链接,有时候孩子推迟睡觉或者是不写作业,只是想跟你玩一玩。这个时候我们父母往往就会觉得把事情看得很重要,你要早点睡,要快点先把作业做好,不能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但孩子总是觉得把事情看得比他的人重要的时候,他就会慢慢的压抑住自己的这种情绪,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有情绪,慢慢的就会成了我们社会中的见到的一些人,总是鸡同鸭讲,逻辑感很强,理智脑,自以为是,久而久之慢慢失去了人性中的情感的一面,就不太会共情,不善于交际,也会错失很多的机缘。
老师说这也会转变为一种命运的模式,就是孩子他一旦有了这种情绪情感不被看到不重视的时候,就会形成心智模式,一个孩子的心智模式可以决定她整个人生的轨迹。心智模式当中又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孩子的情绪模式,也就是说他永远会处在一种怎样的情绪状态当中。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一直被催,心里面会不会紧张?所以他紧张情绪一再出现,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一辈子他都会是一个紧张的人,所有的情绪,所以存在的这些情绪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当遇到压力的状态下,他全部都会出现,以及未来这个孩子一旦遇到某种压力的时候,紧张的情绪就会出来。如果有的孩子长期处在父母的这种打骂当中,他内心就会很恐惧,所以以后一旦有压力出现,他就会恐惧马上就会出来。
然后因为这些恐惧,因为这些情绪就会发展出一种对待这种情绪的模式问题,于是成为孩子一生的这种人生的轨迹,还有愤怒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恐惧所造成的,所以恐惧的人一般就是容易愤怒,容易情绪化,看到这里真的是毛骨悚然,这就是世间的因果循环。
因为有情绪,需求,感受不被人重视,不被看见,所以压制,形成心智模式,有了对待这种事件习惯性的态度和认知,因为家长的打骂吼催就会形成紧张,恐惧,负面情绪给人无能为力感,人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恐惧而愤怒,情绪化,会带给自己的下一代!
从今天起开始要注重感受,感受,感受,人终究是活在感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