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出身琅琊王氏,“神情明秀,风姿祥雅”,生得是一表人才、风流潇洒,而且才华横溢。他少年时曾去拜访学者山涛,山涛同他交谈后感慨:“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山涛在赞赏王衍才华的同时,流露出一丝忧虑。若干年后,这一担忧不幸成真。
王衍是一个善于清谈的人。他总是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手执玉柄拂尘,轻声慢语,满嘴都是玄妙空虚的怪话,把义理讲述得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因此人们便嘲讽他是“口中雌黄”。清谈,虽能欺世盗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王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司马伦篡位称帝时,已经拉拢了当时西晋名士如刘琨、陆机等人,作为清谈领袖的王衍自然进入司马伦的视野。于是,司马伦招揽王衍入朝为官。王衍知道司马伦绝没有好下场,毕竟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人坐拥数十万大军威逼洛阳,他决不能去蹚司马伦的浑水。但若直接拒绝司马伦,恐怕会遭遇不测,于是王衍坐立难安之际,想出了一招苦肉计。他在家里面装疯卖傻捅杀奴婢,于是司马伦扼腕叹息,罢了招揽王衍的念头。紧接着,齐王司马囧杀司马伦并专权于朝政。王衍出来当了一段时间官,见势头不对(此时河间王和成都王大军又要开拔来攻京师),于是他以不遵礼仪的最轻罪名得罪司马囧,辞官回家。
王衍误国。永嘉四年,司马越和王衍带着西晋最后的主力离开了洛阳。但司马越在内忧外患之下于永嘉五年三月去世。面对群龙无首的局面,众人推举王衍为统帅,面对慌乱的局面王衍心里也没底,洛阳是不能回去的,于是决定带着大军先送司马越灵柩回东海国再做打算。可惜石勒没有给他们机会,随着大军的全军覆没,王衍等人成为了石勒的俘虏。这不是石勒和王衍的第一次见面了,早在石勒还是穷困潦倒之时,王衍就在洛阳见到石勒,并感慨此人不简单想要除掉石勒,可惜被石勒逃脱。这次再见面两人身份互换了,但石勒还是敬重王衍的声望,就和王衍交谈起来,问起为什么晋朝会失败。王衍理由谈了不少,然后说自己无心出仕,也从未管过什么政务军事,这些事跟他关系不大。还一直推脱责任,讨好石勒,指望着能饶过一命:“将军文才武略,都是当今第一。晋室气数已尽,何不顺应时势称尊中原?寄身刘渊也太委屈了。但是,石勒的心肠可不软,笑了笑,反问王衍:“先生青年时代就入朝做官,声名满天下,一直做到首辅太尉,怎能说是无心出仕?败坏晋室天下的,不是你还能是谁?”当即令人将他带了下去,石勒对于怎么处理王衍,石勒还是非常矛盾的,但在参谋孙苌的劝说下还是决定杀掉王衍,于是命令士兵在半夜里推倒墙壁把他压死。
清谈误国的王衍死得并不冤,但他可能不会想到,西晋虽然走向了覆灭,但东晋却在琅琊王氏的支持下建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