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867天
因应问句一一帮助孩子从谷底上升
这种技巧的根基是父母要相信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与经验会不断建构我们,我们每个人包括孩子,都可以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因应问句常在孩子陷入“谷底”(也就是能量低的时候),却还能维持一些功能时使用。例如,“小明,在你告诉我不喜欢写功课的情形下,你还是每天准时交功课,老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通过使用因应问句可以让孩子看见自己的能力所在,因此,在使用因应问句时,要尽量问孩子:
“你是怎么过来的?”
“你是怎么撑下去的?”
“你是怎么愿意持续的?”
“为什么没有变得更糟?”
孩子的情形愈糟,父母需要先优先使用“因应问句”来撑住孩子,用此问句来研发他的力量,进而协助其解决当前的困境,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当下已经在发挥的潜力㇏能量。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力量,孩子就能够长下解决之路继续前进。
父母在使用应用问句时,必须尽量引导孩子注意起正向行为。
因为SFBT相信,当人的焦点放在负向行为时,常会让人觉得陷入困境,问题难以解决,没有改变的可能;若将焦点放在正向行为时,会发现问题并非分分秒秒都在发生,事情也比较容易转圜。同时,也要借此问题来强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SFBT心理专家许维素教授指出:在孩子还没有跟我们谈之前,他的问题就已经发生,尽管他的心情低落,但他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承受与因应着。所以才看见孩子困境的同时,我们不妨想想:
孩子究竟靠着什么力量与方法,让自己可以撑到现在?
如果孩子看见了这些宝贵的资源与力量时,他又会有什么不同?
而且,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拥有的本能自发的因应力量时,也会因此而对孩子产生更多信心。
运用因应问句,可帮助孩子整理自己过去用过而且有效的方法,让孩子慢慢获得有效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有效的方法,值得一试再试;无效的方法,请换另一种。也可以用来引发孩子的自我复原力,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当下发挥的潜力,激发孩子摆脱困境的能力。
练习:
孩子天天都准时去上学。有一天,他突然哭着跟你说:“妈妈,我觉得上学好辛苦呀!”请你用一句应用问句来回应孩子,并记录下过程。
感恩一切的遇见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846天,有声打卡第846天,专业提升学习第563天
三、讲师班开讲第43天
四、健康打卡5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