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敏:阅读《谈写作:45位教师的写作体验》
【阅读内容】
前言《谈写作时,我们在谈什么》
【阅读摘抄】
叶圣陶在《写作常谈》中说:“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
几乎所有教师都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一些经验,只不过这些经验往往以小改进,小创造,小成果的的形式存在。这些小收获就像是散落在人生旅途中的珍珠,需要用建设的方式制作成漂亮的珍珠塔。而写作就是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经验通过设计,组装和优化,增加新内容,充实新知识,创立新结构,实现从散落的珍珠到宏伟的珍珠塔的演变的过程。
当教师开始尝试写作,就是在尝试思考那些在教学实践中散落的思想。珍珠就会滚动起来,凝结成塔,从而抬高人生的思想高度。
王维生将教师的教育人生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活在当下,所有的努力仅是为了眼前和脚下,在行动上只做明显有用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生活的具体而实在。二是追求诗和远方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功,舒适和安逸,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可以自觉主动地追求自我突破。无论是具体而现实的人生还是高远而诗意的人生,要想过好教育,人生就是有教育写作的参与,让教育生活不断趋向好的方向和未来。教师写作的目的从来不是成名成家,而恰恰是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师以成人的视角和教育者的眼光回顾反思,记录自己受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等于把自己当成教育个案来分析,研究其价值,不亚于读取多本教育学著作。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就事论事,要考虑这个故事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如果只是自说自话,故事就没有意义,而这个意义应该是让读者通过你的故事想到自身的教育实践,觉得可以借鉴或有所起发,同样的事件,每个写作者都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展开方式。
人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每个人对生活世界都有自己的发现,感受和理解都有表达的本能和冲动。特级教师张祖庆说,我写文章,文章写我,你再写文章,文章也在写你,你写下来的文章,最终成就了你。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你自己。大多数人写作不免犹豫拖延,一边写一边自我怀移,动摇写作自信写不下去。
曹永军认为,教师最大的写作,最大的痛点,难点在于怎样养成一种习惯,把写作变成生活中的一些需要。一般教师缺乏写作的习惯,没有养成且与动笔享受挣扎的习惯,而会写的人则是接纳挣扎,习惯争炸,甚至享受挣扎,不惧写作中的挣扎。
在许多人看来,写作是痛苦的,何捷老师认为,写作是一种追求与坚守,是让自己获得严缩,自由与快乐体验的方式。
教育写作最重要的是先写起来,再坚持下去,写了上一句,再写下句,写了这篇,再写下篇高手的写作,看起来举重若轻,在所有举重若轻背后,其实都有长期操练的过程。
【阅读感悟】
从经验到思想,解锁教师写作的成长密码。
写作,于教师而言,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教学实践与教育理想,是助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与自我提升的关键路径。
首先,写作,是对教学经验的精心雕琢与升华。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如繁星般琐碎却珍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起初或许只是零散的存在,犹如未经雕琢的璞玉。而写作,则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这些散落的经验碎片收集起来,通过精心设计、巧妙组装与深度优化,融入新的内容与知识,构建起全新的结构。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经验的简单整理,更是一种深度加工,使其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浅显走向深邃,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终凝聚成一座熠熠生辉的知识宝库。
其次,写作,亦是提升教师思想高度的有效途径。当教师拿起笔,尝试将教学中的点滴感悟诉诸文字时,实则开启了一场深度思考的旅程。那些在教学实践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困惑与反思,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以沉淀与升华。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梳理与凝练,教师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教育教学活动,洞察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深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这种思想层面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教师在专业领域内取得更大的突破,更能为其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第三,从教育人生的维度来看,写作贯穿于不同层次的追求之中。王维生将教师的教育人生划分为“活在当下”与“追求诗和远方”两个层次。无论是专注于解决眼前实际问题的务实型教育,还是致力于自我突破、追求卓越的理想型教育,写作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如同一位忠实的伙伴,陪伴教师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反思、前行。通过写作,教师能够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使教育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教师写作的初衷,并非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在教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书写一段精彩而独特的教育人生。
第四,在写作实践中,教师需以敏锐的洞察力与独特的视角,回顾与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并将其转化为富有启发性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应仅仅是个人经历的简单罗列,而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借鉴价值,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思考与共鸣。同时,每个人都具备写作的潜力,关键在于克服内心的犹豫、拖延与自我怀疑,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接纳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挣扎与困惑,并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享受写作带来的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将写作从一种任务转化为一种内在需求,一种表达自我、分享经验的自然方式。
第五,最重要的是,教育写作需要即刻行动,并持之以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次动笔都是成长的起点。不要畏惧最初的笨拙与艰难,因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教师成长的见证。如同优秀的舞者在舞台上的轻盈跳跃,背后是无数次的刻苦训练。高手的写作看似轻松自如,实则离不开长期的积累与操练。教师应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坚持写下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用文字为教育事业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感恩遇见!!!